不公平经济关系是问题"原罪"
2011-09-22   作者:高连奎  来源:上海证券报
 
【字号
  这是本引发了网络对要不要政府干预经济的激烈争议的书。作者黄树东观点犀利,直言不是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是中国的中下层勤劳而不富有;经济学家可以不讲道德,经济政策不能不讲道德;不公平的经济关系是当今世界所有问题的“原罪”;关于公平正义的竞争是未来几十年最重要的竞争;当大多数人陷入不自由的时候,没有人能享有自由,包括专制者本身。
  黄树东认定,“不讲道德,不讲社会价值的经济政策,最终必将是摧毁一个社会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那些不讲道德的经济学家,天天将亚当·斯密挂在嘴上,好像这位经济学的开山鼻祖也是不讲道德的鼻祖,其实这位苏格兰经济学家,在成为经济学家之前是道德学教授。他在发表了国富论之后,又再出版了《道德情操论》。
  新古典经济学讲究的是均衡,而不是公平。均衡是新古典经济学的第一定律,是市场原教旨主义的第一戒条。但黄树东说均衡不是效益,如果没有政府干预,均衡可能如同一张铁幕,掩盖着许多难以详述的灾难。反对政府干预的观念,根源于两个误解。第一,认为市场经济永远是均衡的,第二,把均衡当成了社会效益。均衡确实很迷人,曾迷住了很多初学西方经济学的人,用几何图形和微分、积分方程来推演微观经济学原理和均衡,那些精美的数学模式确实让人感叹不已,但很多人也因此忘记了在美轮美奂形式掩盖下的错误假定。
  其实,均衡不等于效益。一个社会不可能存在一个均衡点,而是存在许多均衡点。比如当出现经济危机时,可能因为大量破坏供给和产能,导致经济在低水平上重新实现均衡,也可能是通过政府干预,提振总有效需求,使其等于总供给,让经济在高水平上实现均衡。我们不仅要追求均衡,而且要追求高水平,符合社会价值的均衡。我们追求的是体现公平正义的那个均衡。政府不能简单的接受均衡,而必须主动地寻求符合社会效益的均衡。市场和政府都必须是资源配置的力量。我们应该用均衡之箭来射中国社会经济效益的靶。
  很长一段时间来,我们一直都在讨论“要公平,还是要效益”,很多人认为公平和效益是对立的两个事物,追求公平就要以牺牲效益为前提。现在回过头看,“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标已经实现了,可是”先富带动后富”的目标却依然是遥远的目标。原因很简单,现有的政策都还在继续给先富起来的人很多优惠,而先富起来的既得利益集团寄希望于继续得到更多的利益。黄树东的观点是,:从宏观上,公平就是效益。政策的制定者和市场的管理者更要从国家层面上考虑利益分配,只有公平才能保证自由和民主,只有公平社会才能安定。所以,从宏观角度上说,只有更公平,才能创造更多的总体效益。
  奥地利学派和货币主义理论代表弗利德曼主张彻底的经济自由,但他们在反对政府干预的时候,遇到了中央银行这个理论障碍。为了彻底否定政府干预,他们最后走向了极端,反对中央银行和金融政策的存在,让货币发行由机械过程决定,在蛇身上添上这只足,市场万能论便成了漫画式的荒谬和空想。
  黄树东用福利经济学的研究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从来不提或很少提及福利经济学,这是因为福利经济学将社会价值和社会选择纳入了他们的学术框架。福利经济学家指出,帕累托最优依然可能是经济效益低下的状态,但福利经济学认为,一个经济的潜在均衡点很多,但只有一个点是最佳的,这个点由社会选择函数决定,所以福利社会更看重社会选择。社会不能做均衡的奴隶。而从常态看,放任自流的市场经济是低效益的,高效益只是一个特例。在现实中,高税率时期的经济表现好于低税率时期,政府干预多的时期,经济的表现好于政府干预少的时期。
  黄树东同时也并没用忽视论证对权力的监督,提出了防止腐败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要素,但他更主要强调的是:不断膨胀、不受约束的利润动机会破化社会活力,进一步的私有化会加大贫富悬殊。确立最低工资、增进社会保障、促进年轻人就业、向高收入者征税等等,都不是进一步私有化能解决的。
  在论证了政府干预的必要性之后,黄树东另外提出了有效自由的概念。他认为抽象的自由与具体的自由不是一回事,晋惠帝“何不食肉糜”是一种自由,但这种自由是没有用的,自由只有与支付能力相结合,才是有效自由。如果你认为富人和穷人享有相等的自由,那与两千年前的晋惠帝也就没什么区别了。自由和民主的实现都需要财富的相对平等。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就认为,真正的民主必须建立在财富相对平等的基础上,他在《论法的精神》中说,“热爱民主政治”就是热爱平等。
  公平正义不仅仅在政治层面是合理的,其本身也属于经济学的范畴。在黄树东看来,当今世界竞争的关键,是总需求的竞争。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那个缺口,就成了徘徊在世界经济头顶的一个幽灵。在未来这10至30年间,谁能成功地制造出不断高速增长的总需求,谁就能在经济增长的竞赛中拔得头筹,谁就可能最终统治这个世界。可以说,这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的最刺激、也最有挑战性的任务。
  制造总需求最有效的手段,黄树东以为是致力解决贫富悬殊问题。事实上这也是当今世界各国的共同命题。所以,关于公平正义的竞争,是未来几十年最重要的竞争。这就是比其他各种竞争都更加重要的“第N维”的竞争。
  任何一条河流都有险滩。任何一种经济增长方式都可能遇到瓶颈。比如黄河,流久了,泥沙淤积太多,要么疏通,要么改道。这就是转型。历史这只手,已经推动中国启动了走向公平的进程。这大约是历史发给中国的一手赢面颇大的牌,也将是中国下一步改革的纵深和突破口。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这些书告诉我们如何读书 2011-07-25
· 揭秘外国人是怎样读书的 2011-06-03
· “欢乐课外活动营”六一主题读书活动 2011-05-31
· 世界读书日,别让书虫独自狂欢 2011-04-26
· 让读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2011-04-22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继坚:别让“陆地思维”毁了渤海湾·[思想]钮文新:紧缩货币“弊端”凸显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