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想成功推销什么?
2011-05-09   作者:郑二敬  来源:大众日报
 
【字号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大学》的核心内容,《大学》其他内容都是围绕这段文字展开论证的。

  明明德:尊德性,还得道学问
  “大学之道”的道,是宇宙人生的根本,也是体用关系中的“体”,用现代哲学语言来表述,大体相当于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及规律表现出来的现象总和,是《道德经》中“道”及“德”的加总。“明明德”是道体的外在作用,既是从道体(本质、本相、实相、价值)出发的心理和身体力行的行为,又是一切自然现象所包含的规律反应。因为德者,道之用,德即内在客观规律发挥作用的外在表现。但是,要掌握客观规律,就得“世事洞明”,只有世事洞明,才能融会贯通宇宙自然与人间社会的发展规律,实现内圣之道。为此,南怀瑾先生借用“自觉”来说明“明明德”的内涵。因此,“明明德”包括了宇宙本体的两重性:一是当事者自觉发扬内在(道德)的精神力量(内圣),即精神品德的提高(尊德性);二是当事者明白通晓宇宙之道发扬光大的客观之“理”(规律),即学问的提高(道学问)。
  曾子认为,只有“明明德”者,才能发扬光大不言而喻的宇宙人生道理,道德和文章一样美好。道德文章美好者,不是只能在书斋研究学问的书虫,而是主动深入群体,进行社会实践,以造福民众的行动来检验自己掌握的“真理”是否靠谱,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真理与提高自身品德,达到“至善”境界。因此,坚持道德的价值底线与主动服务民众、主动行动、完善自我是人生实践中的一体三面,不可或缺。在重振中华民族精神的时候,要发扬的是行动实践哲学、奉献社会的精神。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行动中的奉献者,都是正气的聚集者,也是明德与亲民的模范。     

  亲民:既要新民,更要亲民
  “明明德”即“内圣”,目的是在于“亲民”,即自立立人、自利利他、自觉觉他。按当代人的说法,“亲民”是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服务,毛泽东用一句话概括,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是,要真正亲民、立民、利民、觉民,首要的功夫是“明明德”,既明白掌握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市场规律,又明白洞明世事人情者,才会提高执政能力、投资操作能力,真正“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求,权为民所用”,才会成为老百姓心中的“青天”。按毛泽东的说法,“亲民”也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走群众路线,发动群众,完成社会改造。南怀瑾先生用“觉他”即大乘佛教的思想来概括亲民的内涵。因此,“亲民”也有双重思想,一是毛泽东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体路线的思想,二是将自己的道德学问在服务民众过程中教育群体,提高群体的思想,即朱熹的“新民”思想和南怀瑾先生提倡的佛学“觉他”思想。
  在现代中国,政策上亲民的内容,就是就业、社保、上学、医保、住房等实实在在的东西。未来资本市场的投资重点是与亲民即大消费相关的医疗、保险、教育、环保、新能源等,是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潮流的。当然,作为产业升级必需的装备工业和新型产业的发展,也是综合国力提升的硬实力,也会提供相应的投资机遇。

  止于至善:内圣与外王的最高境界
  无论是“明明德”还是“亲民”,都是当事者行善所止者,也即《金刚经》中的核心问题:心何所“安”,心何所“住”?因为只有通彻宇宙人生的真理并全心全意服务民众者,才能功德圆满,也即其善莫大焉。因为一个人发财,只是小财,只有民众都发财并过上幸福的生活,才是《大学》之“道”的真理,这与孟子的“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理念相通。因此,反过来看,止善的标准有两个,即“明明德”和“亲民”,只有这两个标准都达到了,才是真正觉悟真理者。
  当然,对于不同的人或者主体,“止善”的标准也不一样,《大学》对此做了不同的要求:“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因此,“止善”也可以看做在不同地位者的自我准确定位,做好本职工作,就是最大的善,也是积最大的功德。因此,止善的过程不仅是个体关起门来,独自进行修行的问题,而是在社会实践、生产实践、科学实验中进行修身、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学问并持续地“亲民”的行为。中国古代人讲,“小隐隐于山,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确实有道理。因为隐于朝者,掌握国家公器,如果他能够明德而亲民,就会造福于最大范围的大众,这是儒家追求治平为其学术定位的主要原因。
  具体说来,做国家干部、厂商、社区领导者(君),以仁爱作为其是否止善的标准;国家干部、厂商中的管理者以及社会工作者,其最高的善是以其是否达到其“职业道德”的标准要求;敬者,敬业,以按职业道德要求做好本职工作为标准。作为家庭中的孩子,善的最高标准,是以其能否对父母尽孝心为标准。如果按此为标准进行考察,当代中国的大多数孩子可能都无法达到止善的标准,因为当代的孩子,多数不是在为父母尽孝,而是父母在为孩子“尽孝”。因此,我们认为,当代中国是一个难以以“孝”进行道德考量的社会。现代社会,孩子是独立的公民,家长在法理上只不过代理国家或社会进行扶养和家教,无论如何养育孩子,有一点是不能没有的,即家长要用心对待孩子,使孩子成为有觉悟有才能的人。当然,在对外交往中,诚信仍是最高的价值与品牌,是有价值的稀缺品,品牌是复杂劳动的综合体现,能够获得高附加值。
  南怀瑾先生曾经借用佛教的语言对上述“三纲”进行论述:“明明德是自觉,亲民是觉他,止于至善便是觉行圆满而得道成圣。”即“三纲”是自利利他的完美的生命力量体系,三点成圆,满足了人生内圣外王的所有运行轨迹的发展需要。《大学》之道,给予现代经济社会实践的启示是,由于自然和社会的交错运动,事物发展过程中往往呈现两重性。这种两重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进行了深刻分析,从而提示了由商品的二重性发展出货币的二重性,货币的二重性发展出资本的二重性。自资本主义产生以来,经济社会矛盾的冲突,本质上是商品、货币和资本内在的二重性的冲突,即资本的社会属性的自我增值的无限追求,与商品或者货币的有限供应的矛盾。2008年的金融危机,则表现为社会属性的货币无限供给与自然属性的商品供给不足的矛盾,表现为货币资本化后金融衍生品的无限供给与美国劳工阶层对地产需求的有限性的矛盾,矛盾的极限即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世界读书日,别让书虫独自狂欢 2011-04-26
· 让读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2011-04-22
· "世界读书日"百种优秀图书推向市民 2011-04-22
· "世界读书日"新华书店购书均享八五折 2011-04-22
· 合肥举办读者沙龙活动迎接世界读书日 2011-04-22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日本震核危机”评估与我国供给型财政政策·[思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4个问题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