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变迁
2011-04-22   作者:刘开学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如今有了计算机,有了网络。于是,我们的阅读、写字有了新玩意儿……

  说起来还是不远的事儿,从我父辈起家里才有识俩字儿的。在笔者的记忆里,父辈们和我读的书都是纸质的,写字用的作业本也是纸质的。
  没想到,如今有了计算机,有了网络。于是,我们的阅读、写字有了新玩意儿。阅读呢要看屏幕,写字要打键盘,换句时尚的说法叫做“网络阅读和写作”。有一天我用Q Q跟网友聊天,聊着聊着网友问我:不聊天的时候你都干什么?我说:看书呀。她说:网上的东西还不够你看的?!我说:网络阅读我还不习惯。她立马回了两个字:老土!
  我为什么难以习惯网络阅读?仔细想想,理由有三:首先,网络阅读晃眼。过去我们看书或是放在桌上或是捧在手上,那白纸黑字一页是一页,想怎么翻就怎么翻,精彩的段落可以圈圈点点,重要的还抄下来。可是,网页上七色杂陈,图像、动漫铺展,搞得人眼花缭乱。其次,网络阅读太不低碳。只要上了网就要花两份钱,电费、网络费同步。再次,网络阅读是“浅阅读”,笔者不想在网络阅读上浪费太多的时间。
  据媒体报道,近20年中国人的图书购买量没有增长,这说明阅读量也没有增长。专家们分析认为,网络冲击是阅读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还特别告诫:网络信息往往是浏览式的、跳跃式的,难以形成专一的系统思考,而阅读图书可以做到这一点!
  网络阅读的短处还有一点专家没有说,那就是提笔忘字儿。一吃文字饭的朋友告诉笔者:有一次给老家的父母写了封信,十几个字的地址居然错了两三个。这真是光着屁股推磨———丢人一圈一圈的,难看到家了。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世界读书日 王府井书店会员回馈周 2011-04-20
· 英国“世界读书夜”赠出百万本图书 2011-03-07
· 台湾上班族去年人均读书10.6本 2011-02-16
· “农民读书月”活动在全国陆续展开 2011-01-28
· 郑州首家“读书银行”开张 2011-01-28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曹中铭:不要轻信“股神”高论·[思想]郭田勇:货币政策宜紧不宜松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