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转》:十年悟道,枭雄归来
2011-02-17   作者:陈润  来源:经济参考网
 
【字号
    2000年,当新世纪的曙光开始闪耀时,站在历史新起点的人们都在为迎接千年交替而兴奋和狂欢,他们期待着即将到来的大场面。然而,有人却倒在黎明的迷雾中,变成黯淡无光的浮雕,变成众说纷纭的故事,悲壮地在一部名为《大败局》的财经读物中集体呈现,以失败者的形象定格在21世纪商业史的开端。
    在此后的10年里,江湖依旧刀光剑影,成王败寇仍然是商战大片的主旋律。在资本扩张与权力膨胀、法制约束与道德沦丧不断交锋的江湖恩怨中,少有人会以人性关怀和职业精神的视野对企业家角色重新加以探析。当曾经的“败寇”以成功者的姿态东山再起时,鲜花和掌声再次将历史遗忘,没有昨天的残兵败将,只有今天的王侯将相,没有人在意明天又会怎样。
    对于企业家而言,成功是偶然照在头上的光环,失败则是职业生涯中必不可少的注脚。马云一直用干瘦的左手温暖右手,鼓励自己“不要倒在明天晚上”;任正非总是在华为内部散布“冬天即将来临”,从不以“春天还会远吗”松懈危机意识;何享健以“宁愿走慢一两步,不能走错半步”谨慎前行,40年如一日不敢高声……企业家对失败的敬畏,恰恰折射出他们对成功的珍惜。当胡润榜、福布斯榜逐渐魔咒似地成为中国企业家无处遁形的“杀猪榜”时,民众仇富心理作用下的论战与声讨最后归结为一条结论:企业家是中国最危险的职业!
    “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诗人北岛的《回答》依然如此坚定,它也成为企业家在困顿与逆境中发出的最坚强有力的声音。每一位创业者都对成功充满最原始的野心,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到达幸福的终点,大多数人是在传承“屡败屡战”的不屈精神。正是有这种挣扎和抗争、欲望与沉沦的渲染,我们这个时代的商业故事才会如此鲜活,这种向上、不屈的力量震撼人心,摄人心魄。
    这段由不死鸟精神延伸拓展出的道路,败局者走了10年,其间的艰辛苦难、人情冷暖、纷争沉沦局外人绝对无法感知!然而,这些曾书写“传奇”与“败局”的标志性人物,在历尽劫难后,终又复活,“王者归来”。喜讯像插上翅膀的飞鸟纷纷占据财经媒体最惹眼的位置,向世人大声宣告:老兵回来了!
    与吴晓波的《大败局》以企业为案例探寻失败基因的方式有所不同的是,本书是以企业家为剖析对象来追寻企业家精神和复活智慧,比如王志东从新浪出局到创办点击科技、孙宏斌出售顺驰后再造融创中国、张树新离开瀛海威后携联合运通东山再起、仰融因华晨败局后借正道试图回国造车、何伯权挥别乐百氏后以今日投资重回商业舞台……虽然这些在困境中孕育的企业名称听起来难免陌生,但其掌门人的大名依然如雷贯耳,对于他们而言,只是换了一种商业精神和企业家性格的解读工具而已。故人依旧!
    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曾在畅销书《人类群星闪耀的时刻》中欣喜地描述道:“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生活中的使命。”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9位曾经遍体鳞伤的失败者又是福星高照的幸运者,他们在商业人生最宝贵的岁月,重新找到了通往胜利之门的钥匙。
    史玉柱放下保健品这根金箍棒,将互联网作为点石成金的新兵器;胡志标以电子商务为平台做家电连锁,不再局限于VCD行业;孙宏斌杀回地产行业后再次搅得风生水起,数次拍响上市的门环;仰融在大洋彼岸寻得“正道”,为重回故地造车奔波不息;吴炳新以药品、化妆品、保健品“三条腿”重新站立,拉开三株复兴的序幕;李东生在陷入国际化泥潭后终于扭亏为盈,在液晶电视、互联网电视领域寻觅弯道超越的良机;何伯权将乐百氏当儿子养、当猪卖,在创投领域觅得第二春;王志东离开新浪后重新开局,却依然放不下互联网这一亩三分地;张树新彻底放下“中国互联网第一人”的身段,在新经济与资本结合处寻觅商机……当大多数失败者如流星般瞬间辉煌又一去不复返时,这9个人却在潜伏10年后东山再起。
    本书所提供的9个案例,是在记录老兵们失败10年后为重振未竟的事业锲而不舍的心路历程,也是向关注世纪交替那场壮怀激烈的大败局的热心读者们一个交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那些悲情故事的主角拨动着一代人的心弦。失败的镜头在商业电影中不足为奇,反败为胜的悲喜交加是剧中惯有的俗套情节,之所以为史玉柱、胡志标、张树新、吴炳新、孙宏斌、仰融、何伯权、李东生、王志东9位失败英雄,集体呈现一部跌宕起伏的商业励志大片,基于以下三个原因:
    首先,将“不死鸟”视为放飞梦想的精神图腾。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没有硝烟炮火的厮杀中倒下者不计其数,企业消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企业家从此一蹶不振,对创业心死魂飞。9个人物的经历再次证明:所有的伟大都是熬出来的,涅槃重生者尤其值得尊敬。
  其次,完美复兴或沿着明晰、正确的方向前行。失败后仍坚忍不拔者为数不少,能再创辉煌者也十分罕见,本书中所记录人物的成功事实为社会和业界所公认,或硕果累累,或正在希望的田野上耕耘。在全球金融危机阴霾未散的迷雾中,他们破解败局的智慧、信心和耐心显得尤为珍贵。
    最后,社会反响强烈,对后世影响深远。史玉柱是青年的商业偶像,李东生是民营企业迈向国际化的典型代表,张树新是互联网的旗帜,吴炳新为“营销教父”……标杆人物的沉浮荣辱承载着未来的商业走向,包含着经营方略和处世哲学的全部内容。
    倒下、起来,再倒下、再起来……与命运抗争、为理想拼命是循环于这部关于复活的商业巨著的主旋律,故事情节不会停留在某个片段、某个时刻。尽管在探究败局或重生原因时会不断还原当时的细节,但更多时候,呈现在眼前或引为参照的仍然是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和特定时代的大背景。
    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曾说:“并不是追求利润的自由企业制度已在这一代人中失败,相反,是它尚未经受考验。”这句话在2008年的经济寒冬里对于大多数中国企业仍然适用,不过此时,当初于2000年倒下的枭雄已历经万难重新站起,或者正昂首阔步在复兴之路上。“死过一回”的失败者比旁人有更多的求生办法和解困技巧,他们也更加珍惜寒冬之后的明媚春光。
    10年是一段不算太短的等待时间,尤其是对于在逆境中挣扎、蜕变过的人而言。在公众眼中,他们奇迹般的颠覆历程似乎总笼罩着一层无法言说的迷雾,我试图从他们的苦难和疼痛中挖掘足以警醒后来者的宝藏,让新时代的创业者们不再历经曲折后陷入迷茫;我更愿意为他们的重生鼓掌,去探寻他们身上共同的复活基因。
    重视资本的力量。在海外资本“收割”中国企业的盛宴中,何伯权曾无奈地选择“把企业当儿子养,当猪卖”,史玉柱、孙宏斌、吴炳新因资金短缺在“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仰天长叹后轰然倒地,资本曾在他们内心深处留下了灼伤的疮疤。觉醒之后,何伯权由创业者变身投资人,成为以资金和经验为孵化器来辅助更多创业者的风险投资人;曾经的资本大鳄仰融始终没忘记老本行,二次创业做汽车时将资本的雪球滚得更大,谋划盘活660亿元资金,是当初华晨操控罗孚项目的整整两倍;史玉柱手持多家银行的股票成了银行的股东;孙宏斌在上市征途中撞得头破血流依然咬牙坚持;吴炳新也在为登陆海外资本市场跃跃欲试。借助资本的力量让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是所有人都愿意看到的景象,曾经的先行者又开始新的探索,再次傲立潮头。
    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似曾相识的故事不断重复上演,前有胡志标、孙宏斌遭受牢狱之灾,企业也因为创始人的个人际遇而风雨飘摇,甚至土崩瓦解;后有黄光裕、兰世立、宋山木等人的官司纠葛以及企业遭受的惊涛骇浪。老板大于制度的沉疴令企业病体附身,稍有风吹草动便奄奄一息。触目惊心的事实令吴炳新选择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为企业保驾护航,崇尚“三权分立”,以“董事会+职业经理人+监事会”的西方企业架构将民营企业化身为公众企业,希望如此能使基业长青,不再重陷败局。
    创新商业模式。无论是“请人民作证”的史玉柱还是到央视争“标王”的胡志标,抑或在农村厕所刷三株标语的吴炳新,都曾在“广告为王”的时代翻云覆雨、纵横捭阖。商战江湖瞬息万变,10年间后起的新贵们奇思妙想想出的创富模式不计其数。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老兵们将过往的商业模式升级创新:史玉柱颠覆网游行业规则首推“永久免费”模式,以道具和装备赚得盆满钵满;王志东将“部落”概念引入IM(InstantMessage,即时通信),开创了类似于QQ的另一种即时通讯工具。“粗放型增长”的生产与营销模式已经过时,“内涵式增长”时代已经到来。涅槃重生之后,他们依旧是推动时代变革、改变商业面貌的重要力量。
    升华企业家精神。在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并不算长的日子里,史玉柱、孙宏斌、胡志标、仰融等,更多的是以“赌徒”的形象将企业捆绑在身上孤注一掷,出手豪放却地位卑微,如草莽英雄般以胆识和狡黠在“灰色地带”游走,以见不得阳光的方式在阴暗角落迅速完成原始积累,以至于日后总有人被“原罪”的流弹击中,轮番上演富豪“落马事件”。绝处逢生之后,他们逐渐变得独立果敢、坚忍正直,以倔强而顶天立地的形象维护一个阶层的尊严。吴炳新、张树新像公共知识分子般经常就社会热点问题建言献策,胡志标、何伯权在论及财富和名利时不再神采飞扬,而是多了些淡定与平和,他们将心置于更高远的舞台。
    这些曾被视为“枭雄”、“教父”、“巨头”、“狂人”的开拓者或因与制度抗争、政策变化、个人欲望膨胀而淡出公众视野,如今又放下过往的荣耀或屈辱,重新在并不习惯的行业以并不熟悉的方式和并不适应的市场节奏冲杀、嘶吼,以激情和勇敢重新诠释“老骥伏枥”的含义,去赢得对手和公众的尊重。公允地说,这群熟悉的陌生人要恢复当初的行业地位、重现昔日的市场影响力已不大可能,但这丝毫不会削减他们对中国商业文明史留下的宝贵财富。老兵们跌宕起伏的商业命运演绎的分明是一种永不言败、自强不息的“不死鸟”精神,值得人们尊重和铭记。
    吴晓波曾将中国企业群体共同的失败基因总结为以下三点:政商博弈的败局、创业原罪的困扰和职业精神的缺失。直到今天,这些与成功背道而驰的缺陷仍清晰可见,甚至在某些方面变本加厉,从9位老兵身上也可寻见。他们可能由成功走向成功,也可能失败后再次重生,不过,他们已越来越擅长与败局较量。
    这是一个包容和开放的时代,在探索老兵复活的进程中,显然无法脱离商业环境的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市场更加成熟,政商关系的改善和公众对企业家的积极评价,为失败者东山再起营造了宽松的环境,使更多创业者对梦想照亮现实信心满怀。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我清晰地看到一个群体、一个国家正在以成就与苦难、激情与悲壮交替上演的改革开放历程中开拓进取、继往开来。
    然而,现实中总是有些事令人惋惜、心痛。金融危机时高管自杀、大学毕业生求职受挫自杀以及前段时间深圳富士康“十二连跳”等沉痛悲剧不断上演,如花生命黯然凋零,他们与失败企业家忍辱负重求“复活”的顽强坚忍形成的反差是如此之强烈,以致我的脑海中骤然浮现出凝重的这两个大字,它曾被余华用作小说名字——活着。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始终要倔强坚韧地站立,以“人”字形象地描述做人的尊严和骨气。虽然我们如微尘般渺小,容易在风雨飘摇中迷惘,但终归是历史的创造者与见证者,曾在繁华或苍凉中感受过生,也恐惧过死,重要的是在生死间“活过”。如果将本书高度浓缩,也可以用“活着”两字概括。
    “如果你跟我走,就会数我的脚印;如果我跟你走,就会看你的背影。”成功之路不可复制,解读老兵王者归来蕴涵的成功基因旨在传递一种平实而坚定的力量,重拾勇敢而不屈的信心。或许这种力量不会马上转化为财富,但当你颗粒归仓时,当你空手而归时,当你笑逐颜开时,当你失落徘徊时……总会感受到加油呐喊的声音、情真意切的关怀,从你的耳畔激荡至心底。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台湾上班族去年人均读书10.6本 2011-02-16
· “农民读书月”活动在全国陆续展开 2011-01-28
· 郑州首家“读书银行”开张 2011-01-28
· 2011年上半年推荐阅读书目确定 2011-01-24
· 《设计师不读书》 2010-11-09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十二五”开好局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思想]通胀是资产价格泡沫的杀手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