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美)威廉·庞德斯通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
《无价:洞悉大众心理玩转价格游戏》(简称《无价》,下同)这样一个书名,很值得玩味。“无价”,并不宜理解为价格不重要、不可测,而是基于心理学、经济学、决策科学等学科知识和商业运作手法,对交易价格及其博弈的变化多样性、戏剧性的描绘。这本书融合并述评了前述相关学科研究分析的多项成果,介绍了覆盖人们生活中价格选择的各种鲜明案例。
一本书好与不好,值得或不值得读,是两个问题。《无价》这本书已经赢得了太多赞誉。夸奖它的人,包括许多铁杆书迷、“血拼”粉丝、企业家、媒体人、经济学家、心理学家、商业问题或决策科学研究者。这些赞誉已经非常全面的说明了《无价》一书的独到之处,为避免传播重复信息,笔者不准备在本文中予以罗列。
但仅有这些赞誉,仍不足以定论《无价》就是本值得阅读的书,事实上,财经出版物上几乎每一本上都充斥着商界名人、知名媒体人的如潮好评,却并不妨碍其中的大多数让普通(大众)读者大失所望。如若你对这类书读得多了,不难发现,好些书评人和知名人物对其评价的每一本书都给出超高赞誉,书的封底和序言里翻天覆地都是如出一辙的甜言蜜语。
你很难不怀疑,这样的好评是否“掺水”,或者压根就是在做“托儿”——做“托儿”,也得分层次,有境界、手法高的,也有不入流的马屁党,根据《无价》书中对价格锚定原理的阐释,好评应当是明确而稀缺的(太多了就泛滥、不值钱、不可信了),且重在发挥“锚点”衬托的作用(显示其他评价的公允性)。
好了,就算是那些好评确实出于真诚,是评价者真心实意觉得某本书好而总结出的结论,也不一定对普通(大众)读者适用。因某本书因某名人的“抬轿”而披上时髦光环(没读过就意味着OUT),听信了好评买了书却根本读不下去,或者让人觉得不是自己需要、喜欢的那一种,这种事情不罕见吧?
更奇怪的现象在于,你哪怕清楚的知道那些名人荐书(以及推荐服饰、食品、药品)多半不可靠、常常言过其实,还是会收到其影响,对于名人、媒体提及(包括广告版面刊出)的品种高看一眼。其实,《无价》书中第六章“记忆价格和前景理论:我们对价格很愚钝”对这种行为和心理给出了解释,专家、名人作出的好评哪怕是离谱、夸张的,也是一种参照,能悄然改变受众对具体事物认知的锚点,在没有遇到更清晰、具备挑战性的其他参照之前,必然或多或少发挥误导效应。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无价》一书的最大效用,就是向认真阅读它的人,用书中阐释的价格游戏、价格心理学和决策原理,揭破了互联网时代现阶段口碑营销的虚伪和虚热。至于书中内容对人们改善工作和生活决策水平、识破商家价格骗局和准骗局式价格误导把戏等方面所能起到的作用,则不宜过高估量——如前述,你知道价格游戏的底细是一回事,能不能随时保持高度警惕和科学分析意识来保证随时识破骗局,又是另外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