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大潮下,人类文明成果如何流传
评《城市:改变发展轨迹(看地球2010)》
2010-11-08   作者:潘启雯  来源:上海证券报
 
【字号

作者:皮埃尔·雅克 拉金德拉·K.帕乔里 劳伦斯·图比娅娜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汉语中的“城”指城郭,代表着军事;“市”则指市场,代表着经济。因此,城市在古代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防卫、贸易两种功能。但在美国现代哲学家路易斯·芒福德看来,随着现代社会向工业、后工业时代前进,经济全球化影响到世界各个角落,城市化的步伐愈益加快,城市的功能逐渐由防卫、贸易演变成为一种符号、象征,主要变成了“用来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
    然而,在刚刚过去的近半个世纪里,在世人对“经济增长”和“GDP主义”的狂热追逐之下,各国的城市化以只争朝夕的速度推进,“人类文明的成果”是否还能流传,成了悬念。
    据某国际权威机构统计,2009年,全球有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到2030年,全世界城市人口有望突破60%。当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越来越多,如何全力满足城市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洁净用水和空气、住房、教育、良好的医疗保健等,便成了一个巨大的挑战。这也是中国的“蚁族”们近年来纷纷“逃离北上广”的原因。从这个意义上,如何平衡、协调多元价值诉求,是中国乃至世界城市规划和建设面临的超级难题。
    其实,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无序”引发的各种“城市危机”并让人们疼痛与感喟之时,正是反思的起点,也给予人们发展和改善的动力。在如脱缰之马的“圈地运动”和“城市化进程”的大背景之中,如何让城市发展得更加合理和有序?《城市:改变发展轨迹(看地球2010)》试图提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一整套拯救方案。
    这本书汇集了世界各地四十多位学者(其中包括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印度能源与资源研究所所长拉金德拉·K·帕乔里)的宏论,主要讨论与城市发展有关的如“全球化:城市的机遇?”、“全球金融逻辑与城市打造”、“调节土地交易,创建包容城市”、“全球生态危机:城市给出的答案”、“城市网络:表达需求,强化功能”等十二个话题,涉及经济、环境、社会、治理等方面,但主基调却可以合而为一:“城市应当成为‘用来对付那些强大而且不负责任的企业的结构性平台’。拥有土地的城市可以为那些合法的、具有不同功能的参与方提供一个聚集地,并与之清算。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首先对城市本身有个清楚的认识,应当把它视作一个复杂的、能跨越不同时空、与各参与方建立联系的体系。对这些互动行为可明确现存的哪些杠杆能用来帮助城市制定符合环保要求的政策。”
    城市要化解诸多难题,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或达到“符合环保要求的政策”,有目的的规划和建设不可或缺。本书的作者们大抵同意,克服经济、社会、环境对城市的制约,“离不开一种注重社会责任的城市化新政策”,这不仅需要“制定一个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调整方案”,也“应当真正介入国土整治的综合性规划工作中去”。同时,实施这种城市规划的主体,并不局限于政府当局,同样包括从事城市建设、提供公共服务的企业和社会团体。立足当下,作者们认为“寻求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城市”,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体现在两方面:第一,要充分考虑到全球化的世界所带来的约束与机遇;第二,在制定政策时充分考虑地方特性、各参与方的战略以及本辖区的潜力。
    现代城市的“不安全和割裂”,是本书作者们重点关注和探讨的另一个核心问题。违法、犯罪、贪污、骚乱等,曾是“验证”城市安全与否的关键词。其实,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独尊一面或厚此薄彼,往往也是催生“不安全”的因素。而现代城市的“割裂”,不仅是经济学家单一解释的市场调节、优胜劣汰问题,还在于规划与建设过程中,与土地相关的各类配置(视野、空气质量、服务等)的不合理,还包括在欧美已明显不合时宜的“专属区划”机制(即穷人与富人分居),以及中产阶级居住的封闭小区所形成的隔绝其他社会人群的城市“孤岛”。至此人们不难发现,现代城市的发展,可以被看成是外形的布局设计及其所支撑的社会体系的变化,按照人的社会地位来安排一切的方式被另一种安全方式所取代,即按照地理位置以及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之间的“界限”来安排。
    在一个公民对“不动产”不拥有永久性产权的国家里,资本的垄断和扩张让本来就缺少安全感的公民更加无法安心经营生活,普通人所应当享有的公共空间和公共利益——宁静的小区,洁净的空气之类,在资本的主宰和盘剥下一再受到侵蚀,不安全感与日俱增。在“不安全与割裂:拒绝令人恐惧的城市化”一章中,作者们毫不客气地指出,公共空间被分割殆尽,“首先破坏了被排斥者的安全感,甚至意味着一种羞辱;如果新兴城市不致力于改变这种局面,那么就将与既有的大中城市(群)一样,‘建成’一个散乱的碎片化的城市空间格局,城市将被一个个安全的飞地与一个个贫民窟分割得四分五裂。”
    怎样改变现代城市“不安全和割裂”的现象与命运,作者们给出的思路和答案始终回荡着辩证法的旋律:“与建立民族国家的基础一样,现代城市的建立也是为了营建一个实体空间,使每个人能够从中获得一种独立于其身份或收入之外的安全感。这既有赖于一整套政治原则,也有赖于一系列制度与技术体系的建立:国家对暴力的垄断权(国家警察)、取消歧视规则、建立一些有利于‘弱势群体’(儿童、残疾人以及老人等)人员流动的机制等。与这种公开空间与私人空间分开的观点相对应的是一种城市的文明文化:每个人想要在城市立足,就必须拥有尊重他人的能力。”
    “变”与“不变”,“未来”与“现实”,这是我们需要面对的城市发展的两个基本维度,也是我们生存和生活的两个基本原则。老实说,在今天的世界快速发展中如何处理好现代城市“规划”、“安全”、“有序”、“道德”、“恐惧”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关系,很多时候冲突还会越来越尖锐。但把脉城市的命运和未来,总是需要我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而这需要我们借鉴前人的探索。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观点擂台:谁是“柴油荒”的祸首?·[思想]陈晓彬:货币战未必真打起来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