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读书频道 >> 头条
叶檀的超越与进发
2010-07-13   作者:杨吉  来源:新闻晨报
 

  时评人不好当。要么深陷舆论的漩涡,成为众矢之的;要么泛起些许涟漪,逐渐为人遗忘。像这一类作者,注定了要广受关注、备受争议,一方面是社会焦点所向,一方面也是写作锋利所及。好的时评文章,且不论观点正确与否,读来总是让人解气、解闷、解惑,这也就意味着,一个标准的时评人写文章既不能文绉绉,也不能软绵绵,又不能没血性,更不能缺力道——他(或她)必须得文笔相当犀利,言辞尤为猛烈,观念务必清晰,立场始终坚定。
  不得不承认,叶檀做到了。时评界不像散文抒情界,它要的更多是刚性、强硬。然而,就在这个以男性唱主角的领地里,叶檀不仅“写”出了一片天,而且其风格特色也让异性同行自叹不如。
  尽管对于叶檀人们褒贬不一,但这丝毫不影响她作为国内最勤奋的时评人以及最热门财经作者之一的身份。叶檀的文章有很强烈的个人特色,由于她是历史学科班出身,所以她的经济(政策)解读保持了一个历史学者的审慎、客观和冷峻,如她所说,“与历史作对比,既不乐观,也不悲观……在对某个经济话题评论时,其间有思考、有疑惑、有痛苦、有释然,我不愿意结论先行,不负责任地大喊一声,自以为是英雄”。叶檀本着“无愧于心”的负责任的态度来写作、治学,这也就意味着,即使我们不同意她的观点,但至少我们得捍卫她说话的权利,听听她究竟说了什么,想说什么以及怎么说的。
  《拿什么拯救中国经济》是叶檀最近的一部作品,也是写了那么多专栏文字的她的处女作。和其他专栏作者结集出版的方式不同,这一次叶檀并不是简单地将其多年积累下的文章的“汇编成册”,而是基于她过去几年关注的宏观经济、资本市场、房产市场、金融机构等几块领域,二度创作、重新出发。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一本完整的经济评论集《拿什么拯救中国经济》代表了叶檀作为经济评论人的专业水准和学问水平。同样是“市场化改革是唯一的出路”这一答案,叶檀以其女性独有的细腻、精致的分析能力,带我们回顾了中国这十几年来充满着对立、冲突、矛盾、博弈的曲折前行之路,并给出了富有勇气和穿透力的回应。
  如同她在书中写道:“当政府的作用强大到介入微观经济领域,阻碍生产效率提升,甚至大肆浪费纳税人的辛苦钱,投入到白宫式的象征性豪华建筑中,而纳税人却无能为力,这种介入必然导致经济体迅速恶化。”事实上,她已经敏锐地看到处在转型时期的大多数人,不得不在这样的逻辑怪圈中挣扎、犹豫甚至彷徨:一边赞成自由市场,一边又看到自由市场的约束条件;一边不赞成政府过度介入微观市场,一边却又时刻呼吁政府的自律与他律。叶檀就像是《皇帝的新衣》里那个揭穿国王什么都没穿,赤身裸体的孩子,她希望“说得明明白白,活得也明明白白”,她认为,这就是关注财经以及相关的写作带给她最大的回报。她说,“这份工作给我带来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以及与社会交流的机会,让我有更敏感的心灵。我想给大众带来真相,而不是云山雾罩地说一通让大家受到蒙蔽”。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虽然表现方式会有所转变),而历史学的知识背景恰恰赋予了叶檀在寻找真相时的一份淡定、一份从容和一份自信。
  叶檀说,中国经济学家有很多,常常是1个真相、10位经济学家,却有11种观点,她当然不是其中之一。首先,她不妄称自己就是专家;其次,她把自己定位成关注民本、民生的经济学人。在接受一次采访时她表示说,“我关注的是普通人的生存境况,希望中产阶层越来越多,如果GDP增长不能让民生幸福、有尊严,要来何用?”
  这便是叶檀。当今国内最活跃、最独立和最具担当的知识女性。尽管人们熟悉到接受她都是通过她的那一篇篇小碎片似的专栏文章开始的,不过是片爪鸿泥,但相信此次体系化的《拿什么拯救中国经济》能给人们又一个新的作为知识分子的叶檀形象。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读书频道]《五常学经济》 2010-07-01
· [读书频道]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2010-06-08
· 《悬崖边的贵族》的断想读书留香 2010-05-18
· 得书在缘,读书在悟,藏书在心 2010-02-26
· 于丹:读书像"老牛吃草" 2009-12-22
 
频道精选:
·[财智频道]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频道]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频道]富豪为什么钟爱宾利车·[思想频道]任志强:开发商更关心有一个稳定的预期
·[读书频道]《五常学经济》·[读书频道]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