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光伏产业呈现区域式竞争格局
    2009-05-06    顾世祥 闵霞 陈春园    来源:经济参考报
    日前,江西省政府组织专门力量对光伏产业进行调研。调研显示,在金融危机形势下,我国光伏行业整合速度明显加快,产业在保持长期增长趋势不变的前提下,呈现区域式竞争、板块式布局、集聚式发展的格局。
  我国光伏产业仍保持较强竞争力。
  我国光伏产业自上世纪70年代起步,各地瞄准光伏产业发展前景,纷纷加大投资力度,采取各种优惠政策进行扶持。2007年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为1.2千兆瓦,占全球总产量的28.1%,超过欧洲和日本,位居全球第一。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从原材料生产到光伏系统建设等多个环节的完整产业链,特别是多晶硅材料生产取得重大进展。根据驰昂咨询的最新研究资料,2008年国内太阳能级多晶硅产量达4110吨,同比增长263.7%,为我国光伏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产业区域竞争力看,在制造业环节我国光伏产业竞争力得到较快提升,具备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研发和市场环节仍然与日、德等国存在较大差距。从国内来看,江苏光伏产业在制造、研发和市场环节最具竞争力;河北由于产业链条完善,在区域竞争力排名中位居前列;江西、四川等省突破了硅原料的供应瓶颈,形成了较强的区域产业竞争力。
  从企业发展看,目前全国涉及太阳能的生产企业已达3000多家,有500多家光伏企业和研发单位,其中多晶硅材料企业近20家,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我国已有11家境外上市和12家国内上市光伏企业。
  我国光伏产业呈现基地竞争格局。
  我国光伏产业经过爆炸式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五大板块。长三角以江苏为产业增长极,主打中下游的光伏电池及组件生产,产业规模占全国一半;环渤海以河北为核心,主打上游材料生产加工,产业规模居第二,主要聚集区为邢台宁晋、保定和廊坊;珠三角以深圳为核心,主打下游应用产品生产;中部地区主要是江西、湖北、湖南;西部地区主要是四川、内蒙古、青海、陕西等省,重点利用能源、矿产等优势,主打上游多晶硅原料生产,可提供全国10%的原料。
  总体上看,我国光伏产业正处在产业重组和战略布局阶段,目前国内有28个省市都把光伏产业作为新的主导产业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面临着巨大的产业整合压力。
  从我国光伏产业聚集格局变化趋势看,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和中西部地区已形成了多个覆盖光伏产业链的制造企业集群,未来将有可能逐步形成五大光伏产业集聚地。
  相关稿件
· 中国光伏产业:旧暴利的终结 新能源的希望 2009-04-22
· 太阳能光伏展上海遇冷 龙头企业没有露面 2009-04-15
· 扶持光伏产业重在鼓励技术突破 2009-04-10
· 太阳能屋顶计划铺展光伏产业蓝图 2009-03-27
· 国内最大光伏项目曝出惊人投标价 2009-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