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核电装备自主化的发展将面临三大瓶颈
    2009-02-24    记者:赵叶苹 张艺 董雅俊    来源:经济参考报
  本报海口电 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核电设备自主化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制造方与市场脱节、核电标准化体系缺失以及资金缺口等问题,成为制约我国核电装备自主化发展的瓶颈。
  正在此间参加国家能源局召开的“核电技术装备自主化第三次会议”的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负责人隋永滨介绍,目前我国在建的二代改进型百万千瓦核电站综合国产化率达到75%至80%,新近核准项目综合国产化率可达80%以上。但他及其他与会代表表示,现阶段推行核电装备自主化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国产化推进成果难以有效落实。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郑东山说,实现国产化目标需要把国产化推进的成果(样机或样件的研制成功)转化为相应的设备供货合同,并通过供货合同的执行来完善和提升设计与制造技术水平,巩固国产化推进工作取得的成果。通过设备供货合同的落实,也能够补偿制造企业在前期研发过程中的投入,进一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
  第二,我国核电标准体系的缺失给国产化造成一定困难。郑东山还提到,国内尚未建立起核级设备与原材料的设计、设计验证、模拟件鉴定与评定的标准体系,随着国产化进程的深入,标准问题将成为制约核级设备与原材料国产化的瓶颈。对此,上海电气集团也呼吁,加快推进核电标准体系建设,利用三代引进技术为契机,协调其他标准体系,建立技术先进、统一完整并适应国情的压水堆核电厂标准体系,满足核电自主发展的需要。
  第三,资金缺口也大大制约了中国核电技术设备的研发与生产。隋永滨说,泵、阀制造企业在样机试制、试验台位建设和完成各种试验投入了大量资金,再继续投入研发资金,企业感到难以承受,希望国家能够在科研经费上给予一定的支持。
  相关稿件
· 蒙古国欲在2021年建成小型核电站 2009-02-13
· 去年中核集团一批核电新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2009-01-20
· 恰希玛核电站水下修复项目提前圆满完成 2009-01-20
· 我国最大规模核电项目阳江核电站开工 2008-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