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发展拐点已经到来
    2008-07-03    本报记者:韩丹    来源:经济参考报

  在近日举行的2008年等离子电视市场发展论坛上,北京中怡康时代市场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基祥表示:“等离子发展拐点已经到来。”
  来自中怡康的数据显示,2008年1至5月份,等离子电视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近1.5倍,2008年,等离子全年电视需求量有望达到170万台左右。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海信、海尔、长虹等国内主流彩电厂家推出32英寸标准清晰度等离子电视, “等离子能做大不能做小”的壁垒被打破,等离子阵营将空前壮大。

等离子低迷现象将不再继续

  来自中怡康的数据显示,2008年1至5月,等离子电视销量52.8万台,接近前一年全年销售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49.6%。李基祥表示:“以往等离子比较低迷的市场现象将不会再继续下去。”
  2007年8月以前,等离子市场处于萎缩状态,但此后,每一个月的等离子销量与前一年同期相比都大幅度增长,2007年10月等离子销售创造了历史高峰,达到了11.3万台,而这个纪录在2008年1月和5月被两次打破。
  等离子电视占整个国内电视市场的比重也在上升。2005年,等离子电视占整个国内电视市场数量上的比重是1.4%,到2008年5月份,已累计上升到3.3%。在销售金额上,2008年1至5月,等离子销售金额增长了62.1%,达到了42.9个亿。
  相比液晶,等离子价格优势更明显。据中怡康介绍,2008年5月,32英寸等离子平均零售价格为4328元,32英寸液晶为5223元,相差约900元;42英寸等离子均价为7512元,42英寸液晶为7905元,相差约400元,50英寸等离子均价为10868元,46英寸到47英寸液晶均价为10808元,价格相差不大。目前,等离子已摆脱了以往只靠42英寸独立支撑销售的产品线格局。

等离子阵营空前壮大

  从平板电视面世以来,彩电厂商就面临着选择液晶还是等离子作为主打产品的选择,2005年以后,国内外多数厂商集中性地选择了液晶作为战略方向,有的厂商甚至宣布退出等离子市场。
  然而,随着近期等离子市场的回暖,2008年,等离子阵营得到空前壮大。李基祥说,除日立、松下、长虹外,海信、海尔、创维、康佳等品牌也纷纷大力投入等离子市场。
  国内厂商还积极进军上游产业。首先,长虹总投资60亿元的虹欧PDP(等离子)一期项目在其绵阳总部全面启动。2007年底,南京熊猫电子集团投资2.22亿元建设的PDP面板产业化项目也开工建设。
  随着国内厂商加大对等离子的投入以及32英寸等离子的量产,等离子市场格局也在发生变化。32英寸等离子市场几乎完全被国内市场所垄断,42英寸以上市场则主要由外资品牌主导。中怡康数据显示,2008年1月至5月,在国内品牌自身的产品结构中,32英寸等离子占全部产品比重达74%,42英寸占19%,50英寸占7%。

诸多因素刺激等离子市场回暖

  对于等离子回暖的原因,业内专家表示,一方面液晶市场面临面板短缺难题,另一方面国内等离子厂家注重市场培育,使消费者对于等离子和液晶电视的优劣已有所了解。
  等离子市场回暖,还得益于32英寸小尺寸等离子电视的迅猛增长。去年开始,海信、海尔、长虹等国内彩电厂家推出32英寸标准清晰度等离子电视,打破了“等离子能做大不能做小”的壁垒。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32英寸高清等离子电视将于今年七八月上市,国内等离子电视销售将持续升温。企业人士认为,由于等离子更适合看动态画面,在奥运会契机下,等离子电视的性价比优势将更加明显,或将在中国市场迎来一个销售“黄金期”。
  此外,等离子商用市场也不可小视。奥维营销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晓锋表示,在奥运契机下,等离子的商业市场发展不亚于零售市场,银行、交通、酒店等都着眼于大屏幕、高清晰的平板电视,这些商业客户对画面的要求更高,而等离子正好可以发挥它的优势。如果生产厂商开拓商用市场,可以充分弥补目前零售市场上的价格缺失。

  相关稿件
· 杜邦与松下电器携手开创等离子面板新高度 2008-03-21
· 松下新款等离子电视机“PX80系列”将上市 2008-02-14
· 我国第一块国产等离子屏将在奥运会前下线 2008-01-31
· 日本松下电器推出全球最大等离子电视面板 2008-01-10
· 超大屏幕全高清等离子电视 2007-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