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矿业破解人才紧缺难题
    2007-08-28    本报记者:文贻炜 谭剑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一名技术人员在四川白玉县呷村含银多金属矿针对多种金属矿选矿实验室工作。
  日前,三峡右岸电站21号机组正式并网发电。至此,三峡电站已有17台70万千瓦巨型水轮发电机组投产发电。三峡工程共计划安装32台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其中左岸电站14台已全部投产;右岸电站12台,已有3台投产;地下电站6台,目前仍处于土建施工阶段。这是位于三峡电站附近的电力输送线路。本报记者:杜华举 摄

 青海省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在四川白玉县呷村投资的含银多金属矿针对多种金属矿易采难选的特点,联合北京矿冶研究总院进行多年的科技攻关,采取顺序优先浮选办法,实现了铜铅锌等复杂金属矿石的有效分离。本报记者:杨寿德 摄

  由青海一濒临闭坑的国营矿山企业改制发展而成的西部矿业集团,采用灵活的人才引进和独特人才培养机制,专家人才纷至沓来,内部人才不断涌出,7年时间发展成为资产150亿元、中国有色行业最具竞争力的大型国有控股跨国企业。其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逆境逢生:见证科学第一生产力

  西部矿业集团的前身锡铁山矿务局位于青海柴达木盆地,海拔3200米,荒山戈壁,气候恶劣。由于条件艰苦,优秀人才很少选择到此创业。1999年,开发多年的锡铁山资源吃紧,面临闭坑处境。
  邓吉牛是西部矿业第一个引进的高端人才,也是青海省引进的第一个博士后,邓吉牛的经历说明人才在西部拥有广阔空间,科学的用人机制能使人才发挥出最大潜力。
  1999年,在北京一研究所工作的邓吉牛已经38岁,生活优越,曾多次拒绝国外矿业公司的高薪聘请。公司负责人毛小兵多次前往北京找到邓吉牛,一次次真诚的交流使他体会西部人的渴望,锡铁山人的艰苦创业、青海的丰富资源,以及原有工作关系不变、来去自由的用人方式都让他为之心动。
  2000年,邓吉牛带着勘探课题来到锡铁山。勘探工作并非一帆风顺,面对职工们的怀疑,这位专家奔波于干燥缺氧、风沙肆虐的戈壁实地考察,在宿舍进行一周的封闭式研究。
  根据大比例找矿原理,邓吉牛判定锡铁山深边部蕴藏巨大的矿产资源。深边部钻探勘察需要数千万投入,存不存在矿藏还是未知数。当时企业已经捉襟见肘,这么大投资在职工中引起很大争议。
  面对两难抉择,西部矿业最后决定掏出家底投入勘探。探测结果新增地质储量250万吨,潜在价值达到200亿元。锡铁山一跃成为国内生产能力最大的铅锌矿山。邓吉牛留在了青海,并被当地媒体称为青海最能创造财富的人。2005年青海省政府授予邓吉牛“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奖励50万元。

灵活用人方式:让高端人才可以自由选择

  主管人力资源的西部矿业集团副总裁王景光说,西部条件落后,人才引进难度很大。目前,我们主要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灵活方式设置多种平台吸引人才。
  公开招聘。对于暂缺的关键技术和管理岗位,公司面向全国、全社会公开招聘。这些人才大多数都具有高级职称和高学历,在原部门和单位都位居重要岗位。
  项目引才。西部矿业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部矿业北京研究发展中心、西部矿业国家级企业研究开发中心等八个研发中心和两处科学试验基地,技术人才在项目中以灵活的身份施展才华。
  异地用才。公司在北京、上海等地组建了地质勘探、技术研发和金融管理中心,直接在当地聘用公司所需的各类专业人才。这种跨地域、多结构的组织模式,实现了人才使用本土化。
  灵活的用人制度吸引了大量高端人才不断服务西部。仅2006年,西部矿业就招入博士6人,博士生导师2人,教授级高工5人。同时,这些博导和教授还在大学里兼职。
  不同专业知识的专家性领导使高管组合“多元化”,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强化。同时,这些高端人才在西部充分实现了自我价值。
  引进的集团总裁汪海涛博士作为证券专家,2004年领导公司成功定向增发新股,募集资金5.7亿元。2005年,成功融资12.5亿元人民币,西部矿业注册资本跃升为16亿元。
  引进的集团副总裁兼总工程师林大泽博士,在科技创新方面贡献突出,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后”称号,并被确定为青海省地球科学、矿山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

“校企合作”:批量培养技术人才

  西部矿业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及一些科研院所建立了“校企合作、院企合作”机制,通过合作培养和订单培养,企业人才梯队自成体系。
  在与青海大学合作的订单培养模式中,企业面向全国每年招收60名地矿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其培养费、学费、住宿费全部由公司承担。王景光说,“我们锁定农村和家境困难的孩子,因为他们能吃苦。愿意到艰苦的矿山去的人,我们相信他们的人品,干几年后他们要想走我们也放。”
  各大合作院校作为企业内部培训基地,西部矿业对年轻职工进行常年定向培养。企业投入500万元,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层面的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公司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2000年来,先后有700多名员工完成不同层次的学历教育和专业培训。
  知识推进革新,学习型企业人才不断涌现。锡铁山分公司脱水车间主任杨作军设计实施了同行业首例真空泵循环水系统,这项技术革新为公司每年节约经费300万元。2006年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大奖。
  西部矿业董事长毛小兵说,近年不断加强人力资源的积累、培养和利用,使我们在人才高层次、专业化、高技能方面形成了公司特有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西部矿业在全国14个省有50多个控股、参股公司,人才需求激增。西部矿业决策层提出“百百千人才工程”,即培养100名高级管理人员、100名高级技术人员、1000名高级一线操作人员,为公司实现持续高速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王景光说,成功引进人才,不仅仅是提供人尽其才的事业平台、合理合适的职位及薪酬待遇,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哺育、挖掘、培养人才的机制、环境和结构。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