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央企ETF或为理想投资工具
    2009-07-17    吴江    来源:经济参考报
    日前,工银瑞信宣布上证央企ETF正式获批———在断档两年之后,牛年第一只ETF花落“央企”。分析人士认为,在扩大内需10项措施和4万亿投资计划、10大产业振兴规划等的多重拉动和央企重组进程的强势推动下,央企已成为资本市场上最受瞩目的投资主题之一。作为国内首只以央企指数为投资标的的指数基金,工银瑞信上证央企ETF的推出,一方面为投资者分享央企版块整体回报提供了理想的投资工具,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投资者更好地把握央企整合和发展中的套利机会。
    从扩大内需10项措施、4万亿投资计划的推出,到10大产业振兴规划的陆续出台,央企就一直被认为将是最大的受惠者。
    这其中,贯穿10大产业振兴规划的一根主线就是企业整合,而央企整合的过程势必是“强者更强,弱者出局”,也将会使相关行业内的龙头央企在中长期发展中显著直接受益。
    上证央企指数的50只成分股可谓汇聚了央企精华中的精华。在央企投资价值和投资机会日益凸显之际,作为国内首只以央企指数为投资标的的指数基金,上证央企ETF的推出,无疑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投资央企的低成本、高效率的便利理财工具。
    国泰君安蒋瑛琨指出,上证央企指数是有显著特色的主题指数,成分股数量适中、投资价值突出,决定了其可作为指数化产品的理想标的。伴随宏观与微观面的逐步复苏,以及央企整合的推进,央企的基本面将会发生质的改变,极大提升其投资价值,将为上证央企ETF带来可观的长期投资回报。
    从历史数据分析(根据中证指数公司、Wind资讯统计),从2005年到2009年6月15日,相较于沪深300、上证180、上证50、上证红利等主要指数,上证央企指数年化收益率为29.6%,在5只指数中排名第一,并且数据还显示,上证央企指数在熊市中更为抗跌,截至6月15日,上证央企指数PE为19.8倍,在5只指数中最低,投资价值凸显。从市场成交占比来看,上证央企指数与上证50指数的流动性渐趋接近,以较少的样本数量,获得了较高的市场流动性。充足的流动性,加上ETF特有的T+0机制,可以保证资金迅速进入和撤出,快速获取短期波段收益。
  相关稿件
· 工银瑞信上证央企ETF正式获批 2009-07-13
· 内地首只跟踪上证央企指数ETF获批 2009-07-06
· 工银瑞信筹备上证央企ETF基金 2009-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