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质疑中国经济数据的报告缺乏论据
    2009-05-26    本报记者:刘铮 周英峰    来源:经济参考报

    近日有海外媒体根据有关国际组织报告,拿中国经济总体增速与部分能源消耗增速等数据进行对比,质疑中国经济数据可信度。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25日就此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怎么看待有海外媒体根据有关国际组织报告,对中国经济数据的质疑?

    :我们注意到了这篇文章,并且还认真阅读了该文引用的有关国际组织报告的原文,遗憾的是原文的观点缺乏论据,而且有些观点还是引用民间咨询机构的结论。我们认为,作为一个国际组织,这一做法是缺乏严肃性的。

    :为什么认为其观点缺乏论据?

    :原文认为,中国今年一季度GDP增速同石油需求数据不吻合,同电力需求也不吻合。问题是,这样对比是不科学的。拿经济总体增速与部分能源消耗增速的数据进行对比,犯了总体与部分对比的错误。实际上,今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6.1%,而同期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增长3.0%,与经济增长保持了同方向的变化,不存在不吻合的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经济正增长、全社会用电量负增长的情况?

    :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今年一季度产业结构变化较大,用电量相对较少的第三产业增长较快。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增速超过第二产业2.1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42.7%提升到44.3%,已经超过工业的比重。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46%下降到今年一季度的44.1%。
  二是主要高耗能行业生产及用电量增长放缓,而用电相对较少的高技术产业增长较快。一季度,用电量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3%左右的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比上年同期回落了12.5个百分点;用电量则由上年同期的增长13.2%转为下降3.7%,降幅超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电量降幅1.1个百分点。一季度,通信交换设备制造增长34.7%,化学药品制造增长14.0%,生物、生化制品制造增长17.2%,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增长11.0%,均大大超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1%的增速。
  更说明问题的是,尽管经济是正增长,用(发)电量是负增长,但两者变化趋势是十分吻合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回落时,相应的发电量也持续回落;工业增加值增速出现回升时,同期发电量走势也出现回升。

    :经济增速与用电量变化不一致的情况只在中国出现过么?

    :国外也出现过。比如美国2001年电力消费下降3.6%,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8%;1991年电力消费增长5%,但GDP下降0.2%。日本2003年电力消费下降1.3%,而GDP增长1.8%,在1980年、1982年和2001年也曾出现电力消费下降而GDP增长的情况,在1998和1999年则出现电力消费增长而GDP下降的情况。韩国1980年电力消费增长5.4%,而GDP下降1.5%。

   :这一国际组织的报告还引用了一民间机构的观点,认为今年一季度中国GDP增长6.1%同贸易量同比下降大约20%不一致,据此质疑GDP数据,对此怎么看?

    :两个数据都没错,但拿两个没有完全对应关系的正确数据相比就不对了。
  GDP的增速是投资、消费和国外需求增速的综合结果,因此GDP增速与三大需求中的某一需求如国外需求增速方向不一致是正常的。如在某一需求出现下降,但其他需求增长更多的情况下,也会出现GDP的增长,更何况贸易量还不包括服务项目,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外需。
  在分析问题的时候,千万不要犯盲人摸象的错误。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增长6.1%,完全是靠内需所拉动。在国际金融危机继续扩散蔓延,世界经济急剧下降,国外需求大幅减弱的形势下,我国采取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一揽子计划,投资持续加快增长,消费稳定较快增长,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加大。初步测算,今年一季度投资和消费共同拉动GDP增长6.3个百分点,国外需求负拉动0.2个百分点。
  国际组织对发布的信息一定要认真、严肃、负责,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今天,更应该严肃。

  相关稿件
· 中国经济面临不确定性 企稳回升尚需时日 2009-05-26
· 我国经济运行显现出积极变化[图表] 2009-05-25
· 虚拟化经济神话终结 美核心经济遭重创 2009-05-25
· 印度新政府主打经济发展牌 2009-05-25
·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高层论坛在京举行 2009-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