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7:亲历伟大历史时刻
    2007-06-29    本报记者:陈晓彬    来源:经济参考报
  1987年6月30日,我第一次踏上香港的土地,奉派任新华社常驻香港记者,其后又因公因私几次赴港。勤勉有礼的居民、繁荣的经济、严格的法治,乃至碧海青山……这颗东方明珠各个侧面折射出的璀璨光芒,都给我留下美好印象。但印象最深的,还是有幸亲眼目睹回归盛事,见证了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
  1997年6月下旬,我随新华社赴港记者团,重返香港,采访回归盛典。满街的五星红旗、紫荆花旗和香港各界同胞挂出的庆祝回归的大幅标语告诉我,香港就要进入历史新时代了。
  经过几天的紧张采访,终于迎来了中英交接香港主权,香港特区政府成立的日子。这两项仪式分别在6月30日午夜和7月1日凌晨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我被分配现场采访1日凌晨举行的香港特区政府成立仪式。
  6月30日临近午夜,我来到香港政府设置的广播新闻中心,大厅此时已座无虚席。近千名未能进入中英政权交接仪式会场的中外记者,通过这里的大屏幕报道历史上重要的一刻。
  时钟指向7月1日零时零分,大屏幕上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米字旗徐徐落下,那些见惯大场面、难得激情流露的记者们也不禁发出一片欢呼,鼓掌相贺。
  随后,我走进会展中心7层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暨特别行政区政府宣誓仪式现场,整个大厅透着喜庆和红火。在这里,我亲耳听到江泽民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现在成立”和会场上经久不息的掌声。仪式结束,离开会场已是凌晨2时多了,不夜的香港依然是灯火通明,街道上车辆行人不断。
  香港回归后的第一天,香港市民的日常生活仍与往日一样——祥和而平静,只不过多了一分喜庆。清晨,记者驻地旁的街市又开始了忙碌的一天,鸡鸭啼叫和小贩叫卖声与往日一样嘈杂喧闹,鱼肉菜果与昨日一样鲜嫩。不过,许多店铺门前和路旁挂满了国旗和区旗,当地商贩联谊会打出的大幅标语道出了普通市民的心声:“欢庆回归,繁荣香港,安居乐业。”
  前一天还被称为“布政司署”的大楼,从1日起已改称“特区政府总部”了,门前旗杆上高高飘扬着国旗和特区区旗,门廊正中原来带有王冠的香港前殖民政府徽记已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大楼大门上方则新挂上了比国徽略小些的特区区徽。尽管细雨霏霏,还是不时有市民在特区政府成立的第一天到这里拍照留念。
  夜幕降临,人们争先涌向维多利亚港两岸观看由各界人士赞助一亿港元举办的“香港九七万丈光芒庆回归”大汇演。腾空的礼花映亮了港湾,映亮了香港,映亮了她的美好今天和更美好的明天。
  相关稿件
· 香港海洋公园老板盛智文:香港就是我的家 2007-06-29
· 朱经武:内地为香港科技创新提供平台 2007-06-29
· 唐英年:香港目前的通胀率是1.5%左右 2007-06-29
· 霍震寰:香港与内地实现了融合与双赢 2007-06-29
· 未来的香港更美好 2007-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