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勾勒利率市场化路线图
    2007-06-26    本报记者:王宇 姚均芳    来源:经济参考报
  我国将以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为核心,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并最终建立起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间接调控市场利率,市场利率引导金融机构的利率定价,金融机构利率引导企业居民的投资、消费行为的利率传导机制。
  这是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副司长王煜在“中国金融市场发展与前景高级研讨会”书面发言中透露的。王煜在其书面发言中指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将按以下路线图推进:先将市场化产品定价与Shibor挂钩,再将存贷款利率定价与Shibor挂钩,为最终实现从数量调控转向价格调控奠定基础。
  Shibor以位于上海的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为技术平台计算、发布并命名,是由信用等级较高的银行组成报价团自主报出的人民币同业拆出利率计算确定的算术平均利率,于今年1月4日起开始运行。Shibor报价团现由16家商业银行组成,包括国有银行4家、股份制商业银行6家、城市商业银行3家和外资银行3家。
  王煜指出,在市场化产品方面,Shibor先与短期市场产品挂钩,再与中长期市场产品挂钩;先与短期融资券利率挂钩,再与贴现利率挂钩;先与金融债利率挂钩,再与企业债利率挂钩。在存贷款利率方面,先简化存贷款利率档次,再与放开的存贷款利率挂钩。 
  在推出以Shibor为核心的利率市场化路线图的同时,央行还为利率市场化设定了近期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主要包括,2007年计划以完善利率市场化产品的利率形成机制为重点,推进利率市场化。在完善短期融资券和金融债等市场化利率产品定价机制的基础上,改革贴现、企业债券利率形成机制,建立以Shibor为基准的市场化定价机制,并以此为基础推进其他方面的利率改革。
  远期目标为,在培养基准利率的同时,探索建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的目标利率和利率调控框架;逐步将Shibor利率确定为像联邦基金利率一样的价格调控目标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的价格调控。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使Shibor在其公布的目标值附近波动,通过目标利率引导市场利率体系按照货币政策意图进行调整,中央银行正式建立起利率调控的框架。
  据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介绍,Shibor目前的运行情况良好,已可以作为货币市场流动性的有效衡量指标,其与货币市场产品的比价关系逐渐显现。
  1996年以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经历了四个重要阶段,分别是: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放开债券市场利率;实现了“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阶段性利率市场化改革目标;推动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建设,培育Shibor。
  相关稿件
· 央行副行长吴晓灵:汇率提高速度不宜过快 2007-06-22
· 央行公布五月金融运行数据 传递投资三大信号 2007-06-22
· 央行今年累计发行央行票据已超过2.5万亿元 2007-06-22
· 央行发布一组调查报告:二季度多项指数走低 2007-06-21
· 央行:上海已形成一批"雏形"金融控股公司 2007-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