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国家扶持企业在四个领域走出去
    2007-05-17    记者:文婧 实习生:刘蓉    来源:经济参考报

    本报讯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晓强在16日召开的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上表示,中国企业跨国投资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树立中国企业良好的国际形象是解决目前中国企业跨国投资面临的种种问题的重要途径,国家政策将鼓励企业在四个领域“走出去”。

企业对外投资发展迅速

    张晓强说,近年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活动发展迅速。2005年中国对外投资的全球排名为第17位,2006年就上升至第13位,对外投资总额达161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了38%;并出现了一些投资金额超过40亿美元的大型项目。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6年底,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达733亿美元,分布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领域也从过去以贸易服务和小型加工为主拓宽到涉及国民经济多个重要领域的格局,境外投资的产业重点和国内经济发展的需求结合的更为紧密。投资主体开始呈多元化发展,股份制公司、上市公司和民营企业的境外投资呈现较快发展态势。此外,中国企业和境外大公司联合到第三国投资活动也有了良好开端。在投资方式方面,除传统的设备、技术、现金投资外,逐步出现了并购、参股、换股或BOT等更为灵活的投资方式。

亟须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张晓强指出,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在发展迅速同时,也普遍存在经验不足、水平不高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企业的总体竞争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弱,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制度还不健全,国际化经营的经验不足,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缺乏熟悉国际规则,具备国际化经营管理的人才。一些企业在境外投资中存在短期行为和境外的无序竞争,个别企业对投资所在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当地员工的合法权益重视不够等等。此外,同发达国家和外商国企业在华投资相比规模还很小。据张晓强介绍,目前中国对最外投资累计规模仅为全球对世界外商投资总额规模的1%,为外商对华投资累计规模的约1/10。
    他认为,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跨国投资中亟需重视的问题。中国政府要求中国企业在境外投资中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严格遵守投资所在国的相关法律法规,鼓励企业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培育企业的良好信誉和中国品牌的良好声誉。他列举了一些事例,说明中国企业应该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例如,说,中国某石油公司在境外参与投资项目很多都是在自然环境差、勘探开发条件复杂的区矿。中国企业依靠自己员工的技术和进取精神,通过提高采收率或改造老油田,提高当地的原油产量;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在境外雇用三万名当地员工,增加了当地就业机会;又如,很多在非洲投资的中国企业在投资的过程中也为当地居民打水井,修建公路、医院、学校,提供医疗服务。在中亚投资的一些中国企业帮助当地建学生夏令营,铺设居民供水管线等,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为中国企业赢得了信誉。

四个领域“走出去”将受政府重点支持

    张晓强透露,中国政府将在符合WTO原则的前提下,从外交、外汇、税收、海关、信贷、保险等多个方面对在四个领域中“走出去”的中国企业给予政策上的重点支持。一是有利于缓解国内经济发展瓶颈的资源开发类境外投资;二是有助于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能够带动国内产品和技术等出口和劳务输出的生产型投资和基础设施境外投资;三是能够学到国际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延揽专业人才的境外研发中心投资;四是鼓励中国企业到境外投资从事贸易分销、银行电子信息、物流航运等业务,增强中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相关稿件
· 企业走出去:有多少规则你还不懂 2007-04-16
· 渣打与中国信保合力助中国企业“走出去” 2007-04-11
· 国税总局力助企业“走出去” 2007-03-29
· 中国文化走出去 两个问题要注意 2007-03-23
· 企业“走出去”须提防国家风险 2007-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