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就像马拉松
    2006-11-29    本报记者:韩丹    来源:经济参考报
    6月20日,宝钢与澳大利亚BHP公司就2006年度铁矿石价格达成协议,粉矿和块矿价格在2005年基础上上涨19%,随后宝钢与澳大利亚Rio Tinto公司及巴西CVRD公司达成同样的协议。至此,经过了长达七个月的漫长时间,2006年度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终于落下大幕。
    此次谈判从2005年11月下旬开始,宝钢是最后一个与上述三大矿石供应巨头达成协议的钢厂,在先前结束的一系列谈判中,韩国、日本等国都参照5月15日德国蒂森克虏伯与CVRD达成的协议,接受了供应商涨价19%的要求。综观整个2006年度铁矿石价格谈判过程,历时七个月艰苦漫长的谈判,在27年谈判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
    对于这场马拉松式的价格谈判,国内业界普遍观点认为,虽然目前中国钢铁产量傲视全球,但中国钢铁业在国际矿石谈判中仍然是个新兵;中国进口铁矿石虽多,但长期合同下份额不过一亿多吨,仍然不及日本和欧盟。中国要想获得国际铁矿石价格的话语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眼下,2007年度的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再次拉开帷幕。中国商务部官员预计,明年铁矿石供大于求的局面将出现,铁矿石价格可能要跌。据了解,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钢铁企业与政府已开始筹备排兵布阵,而国内钢铁业的“老大”宝钢,仍然会成为新一轮价格谈判的主谈者。而供给方仍然看涨明年铁矿石价格。供需双方截然相反的预期,以及如此早的提前准备,都预示了明年的铁矿石谈判可能仍是一场恶仗。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