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抱团取暖”大格局未变
    2006-11-08    本报记者:张汉青    来源:经济参考报

    目前,国内52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267只基金均公布了三季度报告。在三季度,所有类型的基金净值增长率都跑输大盘。在股票仓位小幅增加的同时,基金经理积极调整行业配置。但是,由于多数基金的价值取向和投资风格相近,“抱团取暖”的状况依然严重,从而提高了基金调仓的难度,使得众多基金容易出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现象。

金融地产股成为关注重点

    三季度,基金经理一度把“以大为美”的选股思路发挥到极致。按照所有基金行业投资占股票投资市场比例来看,三季度基金重点配置的行业分别为:金融保险、机械设备仪表、食品饮料、批发零售贸易和房地产等行业。其中,作为人民币升值受益的板块,金融地产股在三季度更是成为各路资金关注的对象。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在三季度中,房地产业和金融保险业的行业集中度分别由二季度的3%和5.8%上升为5.7%和8.3%。此外,基金增持的另三大行业分别为交通运输业、信息技术业和社会服务业,但增持比例都不大,分别为0.83%、0.65%和0.43%。在三季度基金增持的重仓股中,招行排在第一位,重仓持有该股的基金数量达到了111只,比上一季度增加了21只;重仓持有浦发银行的基金只数由二季度末的10只增至21只;重仓持有民生银行的基金只数也由10只增加到35只。
    与此同时,在第二季度曾被基金大幅减持的地产股,在第三季度再度成为了基金增仓的重点,像万科、华侨城、招商地产、金融街等地产龙头股,以及上实发展、保利地产等新地产股,都被基金大幅增持。持有万科的基金由二季度末的21只增加到三季度的50只。另外,长江电力、上海机场、中国联通、国航股份、大秦铁路、中国石化等大盘指标股也被大保险公司、大基金和QFII等机构全面增持。江海证券分析师蔡国澍认为,基金对这些权重股的增仓,体现出它们对即将推出的股指期货的重视。

消费、有色股“失宠”

    让市场颇感意外的是,在金融地产股卷土重来的同时,食品饮料业、有色金属以及部分题材概念股却显得有些冷落。
    二季度还被基金视为“金娃娃”的消费类股票迅速“失宠”。其中,二季度基金增仓规模最大的行业——食品饮料业,三季度却遭遇基金无情减仓。截至9月末,52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267只基金合计持有食品饮料市值237亿元,比上季末减少0.76亿元。若扣除新基金的买入量,老基金实际减持食品饮料股达42亿元,减持幅度超过15%。批发零售业三季度同样遭基金减持,S大商、华联综超等连锁商业股出现高位盘整走势,表明基金对这类估值偏高、市场分歧较大的股票心生惧意。与此同时,有色金属的集中度在三季度也出现了4.25%的跌幅,一些有色行业上市公司甚至被基金剔除出了十大重仓股,如驰宏锌锗、云南铜业、江西铜业等。

后市“三大主题”值得关注

    在三季报中,多家基金对四季度以及明年行情都表示出乐观的情绪,认为牛市气氛吸引了大量场外资金入场,这将推动绩优成长股再度上涨。而且,三季度的大盘调整也正好成为基金布局未来的最好时机。
    武汉新兰德分析师余凯表示,预计在第四季度,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将基于2007年业绩增长预期上提前布局投资策略,从而推动A股市场演绎出螺旋式的慢牛上升行情。然而面对品种老化、热点轮换的市场格局,要想获取超额收益,关键在于选出景气趋势和利润能够持续稳定增长或出现拐点的公司。因此,求新求变,优化调整持仓结构仍然是基金投资思路的关键词。
    通过三季报基金投资所表现出的新投资取向,余凯认为未来三大主题值得关注:受益于人民币升值的金融、房地产业;全流通的背景下并购、资产注入和整体上市所带来的股价重新估值机会;另外,随着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等金融创新的逐步推出,一些大盘蓝筹的权重股也将会表现出一定的投资机会。

  相关稿件
· 41项课题中标今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2006-11-06
· 泰达荷银更名后首只基金发行 2006-11-06
· 基金兴华开展寻找原始投资人活动 2006-11-06
· 嘉实稳健基金“类首发” 2006-11-02
· 基金“和谐投资”风潮渐起 2006-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