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经济有时需减法
2012-06-08   作者:刘洪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刘 洪

  最近几年,世界经济危机频频、险象环生。刺激经济,也就成了许多政府的头等大事。刺激,又大致可分成两种路径:一是加法,加大财政开支,增加货币投放,以大规模投资建设避免经济停滞;一是减法,实行减税政策,完善社会保障网,以期通过扩大消费刺激内需。究竟是加法还是减法更奏效,其中都不无正反面教训。
  以美国为例,刺激经济其实是双管齐下——既有加法亦有减法。美国是此轮全球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2008年金融海啸致美国经济陷入“大衰退”后,美国政府随即推出7870亿美元的庞大刺激经济方案,美联储更采取两轮“量化宽松”政策。这些加法,促使美国启动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并将新能源等多个领域视为战略新兴产业。
  但美国也不是没采取减法。奥巴马上台后,小布什时期的减税政策仍大多得到延长。为刺激疲软的房市、应对高企的失业率,奥巴马政府又多次对房贷困难户提供援助,增加对长期失业者补贴,同时多次放宽对中产阶级的减税政策。
  在某种程度上看,加法对经济更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比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可以立马解决部分建筑工人的失业问题;在新能源等领域的投入,又可增创不少高薪职位。但从经济学来看,加法必然带来通胀的隐忧,且有效率低下的问题;政府主导的投资,更难以避免浪费的嫌疑和肥私的职责。这也正是在推出7870亿美元刺激计划时,奥巴马政府立刻成立以副总统拜登为首的专门办公室,并在网络上全程公布相关计划落实情况,以有效监督资金的发放和使用。
  相形之下,减法属于缓释胶囊。减税相应增加纳税人收入,但在经济不景气状况下,未必所有额外收入都会转化为消费;其他社会安全网的投入,更属于叫好不叫座的支出,转化为实际生产力,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
  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减法也有其内在的优势。增加的钱财直接分配到了民众手中,这不大可能引发通胀;且民众不大可能滥花自己钱财,这笔资金使用效率相对比较高。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很多经济体在刺激经济之时,更多是加法与减法并用,取两者之长,避两者之短。
  对处于经济转型关键时刻的新兴经济体来说,在当前世界经济疲弊之时,刺激经济举措呼之欲出。但如果仍采取大手笔的投资驱动,固然可很快改变当前经济走势,但对长远经济发展来说,未必是福音。
  以中国为例,如仍采取2008年的“4万亿”刺激计划,可能反而不利于经济的转型。康奈尔大学(CornellUniversity)教授普拉萨德(EswarPrasad)就认为,再度出台2008年的那种刺激方案将产生高昂的代价——“背离消费驱动型经济的目标,造成更大的投资支出浪费,增加银行体系的坏账数量”。
  在这种特殊背景下,对中国,也对其他多个新兴经济体而言,需要的是加法和减法并行。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博客]刺激经济从何处入手? 2012-06-07
· 中澳将在G20峰会上力促欧洲刺激经济 2012-05-25
· 巴西宣布刺激经济新措施 2012-04-05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