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的难与易
2011-07-21   作者:陈晓彬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陈晓彬

    上半年的各项宏观经济数据发布后,学界、财经媒体观点纷呈,对未来中国经济走势、宏观调控政策取向都有不同看法。权威媒体认为,“这些争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复杂形势。”笔者认为,目前中国所面临的经济形势确实十分复杂,但并不是整体经济运行出了大问题,而是进入转型期后,深层次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凸显,令一般意义上的宏观调控处于“两难”,甚至“多难”的境遇,只有积极推进改革才能使难者亦易矣。
  宏观经济的概念是凯恩斯提出来的。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政府普遍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对宏观经济,即经济总量的运行进行干预。上世纪70年代后,由于凯恩斯的理论不能有效应对“滞胀”问题,货币学派由此得势。尽管货币学派反对政府干预经济,但信奉这一学派理论的西方国家政府并没有停止对宏观经济的干预,只是更多地采用了货币政策手段,或是将宏观调节任务更多地交付给相对独立的货币当局。这种宏观干预,对战后西方国家缓解经济波动的冲击,适应新的产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大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因此认为,只要找到正确的宏观管理理论和政策手段,就能令市场经济体制顺利运行,恐怕就失之偏颇了。
  从理论上说,战后西方经济学界最有影响的派别中,除凯恩斯学派、货币学派外,还有新制度学派(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这个学派认为,把经济学分为宏观和微观两部分是一种不幸,凯恩斯主义的政策并不能解决西方经济的病症,一些市场上供求失衡现象,往往是制度造成的。他们主张从制度和结构上改造社会。新制度学派代表人物加尔布雷思,不仅是著述颇丰的经济学家,当过美国经济学会会长,还出任过政府官员,并且是肯尼迪家族的密友,因此对美国政府的政策曾发挥重要影响。
  从实践中看,战后西方各国在市场经济的大框架内,不断地调整体制和结构,以适应生产力的新发展。德国、日本作为战败国,其经济体制被美国占领当局动过大手术。美国人自己也是在不断地反复、争论中,调整了经济体制和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垄断势力,保护了中小企业,增进中低阶层的社会福利和消费能力,形成了一个以中产阶层为主体的社会。没有这些制度、结构方面的调整,很难想象西方经济现在是何状况。
  按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日前的说法,当前中国整体经济的运行状况,“仍具平稳特征,既没有过热,也没有出现大幅度下行,目前最突出的问题仍是通胀。”不少分析人士认为,目前的通胀仍在可控制范围,下半年可望逐步下降。环望世界各主要市场体制下的经济体,这样的形势实属难能可贵,何劳宏观调控者为难?要说经济形势复杂,让调控者感到难以下手,正是因为遇到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以猪肉价格为例,30年来,中国猪肉价格出现过六次大的周期性波动,多是与产供销体制方面的缺陷有关,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关系不大。
  说到今年的经济形势,人们往往强调“十二五”开局之年,如何如何重要。“十二五”规划确实提出了一些有关经济总量的数字指标,但和计划经济时代不同,这些指标只对指导经济工作有参考价值。规划中提出的有关如何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有些虽没具体的量化指标,但从开局之年就不能有丝毫懈怠。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宏观调控年中抉择:防通胀仍是首要任务 2011-07-17
· 温家宝:坚持宏观调控取向 2011-07-13
· “坚持宏观调控取向不变”放出的信号 2011-07-12
· 宏观调控何妨多些淡定 2011-07-06
· 搞好宏观调控须加强预期引导 2011-06-14
 
频道精选:
·[财智]中国概念股造假危机不断 在美遇寒流·[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观点擂台:奢侈品,降税的纠结·[思想]破解"两难"选择成为宏观政策着眼点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