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总理的文章被市场过度解读
2011-06-28   作者:王迎晖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王迎晖

  股市阴跌,投资者纠结;股市突然上涨,投资者却越发纠结了。面对连续几个交易日的上涨,一些投资者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进不进,进多少?反弹,还是反转?带着疑惑的兴奋感,应该是这几日大多数投资者的心态。
  投资者的纠结,就是股市的纠结;股市的纠结,则是经济形势的纠结。是的,上个周末以来,对国内经济形势的判断又到了一个路口,引发这种变化的导火索是6月20日之后连续出现的几个貌似利好的消息。
  一是22日央行暂停了央票发行。随后,财政部宣布推迟发行5年期地方政府债券。二是国际能源署(IEA)23日决定释放原油库存,引发全球原油价格下跌。三是农业部宣布今年粮食将实现八连丰。四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3日的英国《金融时报》上发表署名文章。
  这些事件组合在一起,使一些分析员得出这样的结论:通胀压力已经减小,货币政策将会放松。结合以前的“超调”之说,好像宏观政策的拐点即将到来。于是股市乐观起来。
  笔者当然希望股市反转飘红,甚至迎来一个像样的牛市,但是总觉得上个周末以来,许多分析人士对上述事件作了过度的解读,而得出过份乐观的结论。要知道,过份乐观和过份悲观一样,会对投资者的财富构成风险。
  首先,对央行暂停央票发行,可以在战术层面上解读,也可以在战略层面上理解;可以解读为缓解银行流动性紧张,但也可以解读为为下次加息创造条件。最重要的是,银行内部流动性紧张不代表全社会流动性紧张,当然也代表不了引发通胀的货币因素的减弱。可供借鉴的是,1月中下旬央行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之后,也暂停过央票发行,十几天之后宣布加息。因此,从停发央票联想到货币政策的转变,是一种过份乐观的态度。
  国际能源署要求释放能源库存,并且美国首先跟进,确实缓解了我国输入性通胀压力。但是这件事还没完,欧佩克在此之后已经表示,要以限产来对此报复。虽然有美国这个大个子在顶着,欧佩克难以泛起大浪,但原油价格在未来的波动是能够想见得到的。
  农业部说今年粮食实现八连丰,我们暂且可以相信它一回,问题是中国通胀从来不是因为粮食不丰收才出现的,也不会因为粮食丰收了,通胀就吓跑了。就是说,粮食丰收与否,与我国的通胀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事实上,在粮食连续丰收的七年里,除了金融危机期间,通胀并没有离开我们。
  至于温总理的文章,笔者以为,市场更是存在过分解读。温总理的文章并没有说我们已经抑制住了通胀,只是说“总体价格水平目前处在一个可控的区间,而且预计将稳步下降。今年价格上涨将得到有力的控制”。其实,在一些国际机构看空中国经济的背景下,以撰文的形式打消国际社会的疑虑是很正常的做法,跟国内宏观政策的松紧没有必然的联系。
  笔者认为,在观察货币政策走向上,既要看战术运用,也要看战略走向;既要关注银行间资金多寡,也要看到全社会流动性是否充沛。因此,在社会流动性总量充足、负利率明显、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物价仍高居不下的情形下,依笔者浅见,未来的七、八、九三个月内,货币政策不会更紧,但也松不到哪里去。下一次加息仍在不远处,冲我们微笑。至于它离我们多远,不知道,但是笔者已经能看见它微笑时脸上的皱纹。
  至于第四季度,将到达真正的政策观察期,还是笔者的那句话:边走,边看,边调。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温家宝:任内基本实现两保险制度全覆盖 2011-06-21
· 温家宝:中方愿意继续进口日农产品 2011-05-21
· 温家宝:调控房地产关键抓落实 2011-04-14
 
频道精选:
·[财智]中国概念股造假危机不断 在美遇寒流·[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谢国忠:软着陆可能成为陷阱·[思想]张立伟:中国奶业没有“消费者主权”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