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看待奢侈品消费
2011-01-25   作者:陈晓彬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陈晓彬

  中国的奢侈品消费正在迅速扩大,消费人群趋于年轻化。有机会赴海外的中国游客在各国品牌店大肆扫货,国际大品牌商家则积极在华设点布局。有舆论对此现象不以为然,而笔者认为,不论从当前计,还是为长远谋,奢侈品消费的增长对中国经济发展利大于弊,应该为之提供宽松的环境,更要鼓励国内企业提供有自主品牌的奢侈品。
  通过百度搜索得知,奢侈品在国际上的概念是“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内,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人们不辞辛苦,从事各种经济活动,首先是为自己和供养人口的生存。但自己和家人温饱无虞后,绝大多数人仍会努力工作,以求取得更多收入。其中有人是为求个人的发展,让自己“个体蕴含的潜能在社会实践中不断解放并转化为现实个性”。在中国,很多人不辞辛苦是为子女提供这种发展机会。但是,也确有也有很多虽温饱有余,可还没有实现充分发展者,也孜孜以求某种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让自己肉体或精神享受到额外愉悦。在基本生活资料供应匮乏的上世纪70年代,不少月工资只有三四十元的年轻工人省吃俭用好几年,为的是戴上一块瑞士“大英格”、“大罗马”手表。
  今天,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向更殷实的全面小康水平进发,人均收入已经迈进了中等水平的门槛。特别是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几亿农民不再挣工分,而是进城挣工资;几千万本以当个售货员、卡车司机为人生最高理想的农村或小城镇的年轻人有机会成为“北上广”高楼里的白领;还有多少本来只能耍手艺的匠人成了企业家。很多人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理需要,通过奢侈品取得人们对自己新的社会地位的认同,通过几件奢侈品感受事业成功的快感。这应该是“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应有之义,不应该指责,也没人能阻挡。
  从个人角度看,中国人只要利用合理合法收入,确实有理由多消费一些奢侈品了。人们担心的是这将给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笔者认为,外汇储备过多,流动性过剩,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一大问题,扩大奢侈品,特别是进口奢侈品消费有利于消化外汇储备,回笼货币,减轻游资炒作百姓生活必需品的压力;尽管进口奢侈品不能直接为中国制造业提供就业机会,但在中国开店销售,在品牌推介、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方面可为国人提供可观的就业机会。从长远看,奢侈品消费也有利于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通常,奢侈品设计更有创意,加工制造更精细,品牌推广投入更大,售后服务更周全。消耗相同的物质材料,能比普通消费品凝聚更多的人类劳动,创造更多的附加值。在奢侈品的示范效用下,消费者会提升对普通消费品的档次要求,从而推动厂家实现产品升级换代。当年,相对几元一双的“解放鞋”,几百、上千元一双的耐克鞋肯定算奢侈品了。由于耐克鞋的示范效用,推动中国鞋业升级换代,由更时髦、更舒适,当然附加值也更高的各款运动鞋取代了年轻人脚下的“解放鞋”。
  笔者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继续发展,特别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推进,中国奢侈品市场还将有更大的扩展。但目前市场上,除了烟酒外,中国自有品牌的制造业产品几乎还没有够上奢侈等级的。有眼光的中国企业家应该在这方面多下点心思。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全球奢侈品消费者的五大类型 2011-01-12
· 以国酒之名行奢侈品之实的茅台 2011-01-10
· 茅台酒应定位奢侈品 2011-01-06
· 中国人境外购买走百亿奢侈品 2011-01-04
· 奢侈品超前消费是中国经济之害 2010-12-29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梅新育:解决失衡何须太心急·[思想]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关键在政府转型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