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能让雷曼兄弟白白“牺牲”
2010-09-16   作者:王龙云  来源:经济参考报
 

 
  王龙云

  又是一个“9·15”。两年前,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申请破产保护,成了本轮国际金融危机正式全面爆发的头一件“祭品”。两年后,纵然雷曼兄弟已与华尔街今日之荣辱无关,但也难免不被翻出来继续警示后人。
  英国《金融时报》当日刊登了彼得·查普曼撰写的一篇反思性文章,从雷曼兄弟种种不端与失策中总结了10个教训,译成中文不乏“朝中有人好办事”等金科玉律,堪称华尔街新版“十诫”。《今日美国》网站也刊发《银行业恢复元气,但能否扛住下次危机》一文,提醒美国金融巨头切勿好了伤疤忘了痛。
  从加强全球金融监管这个角度看,如何打理雷曼兄弟身后之事已无关紧要。尚需尽力而为的头等大事,当属如何进行全球协作、重建金融秩序,以更为缜密的监管、更加灵活的干预,为世界经济砌上一道“防火墙”,将潜在危机化于无形。
  自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对金融体系过度扩张进行集体反思,更以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为平台,就重构金融秩序、恢复经济增长初步达成了共识。经过反复修改和妥协,美国总统奥巴马终于签署了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向消费者提供“美国历史上最有力的金融保护”,并让“美国民众永远不再为华尔街犯的错误埋单”。欧盟方面也在强化监管措施,未来将设立欧洲系统风险委员会及三家独立机构,将监管触角伸向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领域。刚刚披露的《巴塞尔协议Ⅲ》则要求全球各商业银行提高一级资本充足率,并建议设立“资本防护缓冲资金”,以此单扛今后可能发生的金融危机而非坐等政府救助。
  上述这些亡羊补牢的措施,从某种意义上讲,皆拜雷曼兄弟所赐。如果没有它的倒掉,或许很多政策制定者还对规模庞大、结构复杂,且以一己之力就能绑架一国经济的金融机构所隐藏的巨大风险视而不见,还对徒有其表、七拼八凑的监管体系抱有幻想,甚至为已然失控的金融创新拍手叫好。雷曼兄弟一家倒掉惊醒了很多人、警示了更多人,这正是雷曼大兄弟之于华尔街、之于美国乃至全球金融体系的最大贡献。从当前全球加强金融监管的进程进行评价,雷曼兄弟的“牺牲”虽未重于泰山,但好歹也没轻如鸿毛。
  需要警惕的是,作为本轮国际金融危机最重要的解决方案,全球加强金融监管已遭遇“逆流”。一是一些政策制定者已认为目前付出的努力足以应对潜在危机,殊不知仍有许多问题仍悬而未决,比如美国金融监管法案并未涉及“两房”,再比如美联储至今不知如何处理接手的上万亿“有毒资产”;二是一些金融机构并未引以为戒,在依靠政府救助恢复元气后又蠢蠢欲动,比如幸存的花旗、高盛等巨头不惜重金游说立法部门,央求其细化金融监管改革法案时网开一面,再比如《纽约时报》日前所载文章称“高薪文化”已于欧美金融领域死灰复燃;三是构建一个公允的全球性监管体系似乎遥不可及,欧美倾向于自扫门前雪,无异于将经济向好但监管薄弱的新兴市场推向对冲基金等金融大鳄的嘴边。亚洲金融风暴时刻提醒着弱者:西方国家非但不会管教在外撒野的“热钱”,反而道貌岸然地批评受害者“篱笆扎得不够紧”。
  最后谈谈雷曼兄弟,有关它的倒掉是何人之过的争论仍在继续。就在本月初美国金融危机调查委员会(FCIC)的听证会上,时任雷曼兄弟首席执行官的理查德·富尔德还在“喊冤”。这位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式人物老调重弹,先说雷曼之死因不可控制的市场力量、人们对雷曼的误解以及关于雷曼没有足够资金的谣言共同造成,后暗示美国政府和美联储没有尽力对其救助,否则局面大不相同。面对华尔街的“祥林嫂”,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次日辩解道,当时拒绝救助,全因没有足够的权限和能力,也无现成的法律可循。有报道称,FCIC将于今年冬天公布一份调查报告,全面解读本轮金融危机的来龙去脉,其中就涉及雷曼兄弟的倒闭原因。或许,该报告能给这段公案盖棺定论。

【字号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佳士得继续拍卖雷曼藏品 2010-08-17
· [财经观天下]希腊会否成为雷曼兄弟第二 2010-03-03
· 雷曼周年祭日:华尔街忘记恐惧重逐风险 2009-09-15
· 金融监管 难鉴雷曼悲剧 2009-09-14
 
频道精选:
·[财智频道]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频道]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频道]左晓蕾:信贷此时放松调控将前功尽弃·[思想频道]谢和平:发展和掌握低碳核心技术
·[读书频道]《五常学经济》·[读书频道]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