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供给也能扩大需求
    2009-05-20    陈晓彬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中国及时采取的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已经初见成效,去年城乡市场消费品零售总额均有二成多的增长,今年首季继续保持比较强有力的增长,使人们在世界经济一片黯淡中看到了一个亮点。笔者认为,扩大消费,除了在需求方面做足功夫外,也不能忽视促进供给。需求与供给,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在西方经济学200多年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强调促进供给和强调促进需求的争论,至今也未平息。在古典经济学家中,斯密强调,不论是铁匠还是面包师,每个人为自己的利益,努力增加对社会的供给,就能推进整个社会福利的提高,政府的“有形之手”不必干预;西斯孟蒂则不赞同斯密,认为由于分配制度不公,消费不足将导致经济危机。萨伊提出的“供给会自行创造需求”说,长期被庸俗经济学奉为“定律”。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后,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说,则成为了庸俗经济学的主流派,在这个理论指导下,西方各国政府普遍靠“有形之手”大力刺激需求。70年代的“滞涨”出现后,批评凯恩斯主义、主张“复活萨伊定律,强调供给第一”的供应学派学说成了里根政府的官方经济学。如今奥巴马政府的政策则又大有“回归萧条经济学”的凯恩斯主义的意味。
  在内需、外需不足的情况下,为扩大需求,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确实应该采取某些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政策建议,但是当年供给学派对凯恩斯主义的批评也不无参考意义。按照供给学派的说法,凯恩斯主义以短期分析为特征的宏观经济管理办法,忽视了提高经济效率、技术革新等供给方面的长期效益。高利率阻碍了企业投资,造成生产萎缩,失业增多,从而形成了“滞”;而政府一味扩大总需求,财政赤字增大,货币发行过多,引起“胀”。面对“滞涨”局面,凯恩斯主义者承认,自己束手无策了。
  今天,中国确实有不少行业面临着产能过剩问题,城乡消费品市场上更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似乎根本不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但仅据笔者对身边生活的观察,发现并非如此。一条有破洞的牛仔短裤,竟卖300多元。可能从棉花,到织成布,再到缝制成裤子,都是中国人提供的“供给”,但这些在300元中能占多少?如果裤子上没有那几个洋文字母商标,恐怕只能卖30元!休息日,游人如织的京城公园里,几乎人手一架数码照相机,而且也就是这一两年的功夫,相机差不多都从“傻瓜”换成了“单反”。但这些相机几乎不是“尼康”,就是“佳能”。即使这些相机印着“MADE IN CHINA”的字样,可其价值构成中,中国提供的“供给”能占多少呢?经济学家们多用“芭比娃娃”为例,说美国市场上,一个卖十几美元的“芭比娃娃”、中国得到的加工费只有几美分。其实,在中国市场上,从汽车、电脑到移动电话、“芭比娃娃”这类的商品也不在少数。因此,仅从物质形态上看,中国的供给很充足,甚至过剩,但从价值形态上看,也就是商品中所凝聚的人类一般劳动,特别是创意、设计、推广等复杂劳动,中国的供给并不过剩,而是远远不足。
  当年,供给学派为刺激供给开出的药方主要是减税、削减福利开支、放松企业管制等。今日之中国和当年的美国,情况不同,中国肯定不能照供给学派的药方抓药,但在刺激供给方面仍有很多工作可做。例如,最近从中央到各地方的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采取很多措施。这些措施取得成效后,必定大大改善中国创新型产业的供给水平。
  实际上,美国经济最终走出“滞涨”,并不是靠供给学派的政策刺激传统企业提高供给水平,而是为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IT产业的蓬勃兴起创造了机会。中国的刺激政策能否刺激出更多的新兴产业而非传统产业,应视作刺激是否有效的一个标尺。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