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中我们寻找“家”的方向
    2008-02-01    叶建平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一条年复一年单调又急促的回家路,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中,弥漫成一幅雄浑的画卷,一首苍凉的歌谣。
  几十年不遇的厚厚冰雪覆盖在茫茫九派上,覆盖在江北岭南中。游子匆匆的脚步戛然而止,过客漫漫的归途从中折断。困境中,总理座机紧急起飞,在严寒中奔赴抗灾一线,为民工们送去了融融暖意;困境中,深圳一位青年徒步踏上400多公里长的归途,目的是尽快找到生病的女友,找到自己精神的家园;困境中,重庆一对新人在列车车厢里举行了婚礼,让漫天雪花和全车乘客一起见证一种感天动地的爱情;困境中,更多的人选择了退票,选择了异地过年,用行动减轻同胞们抗灾的压力,虽属无奈,却也真诚。
  天灾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人类正是在与自然的不断厮磨中慢慢长大。这个寒冬里的这场暴风雪,其实给我们带来的也不完全是坏事——它让我们感到了一种关爱中的温暖,看到了一种困境中的激情,体会了一种团结后的力量,也收获了一种坚守后的喜悦。尽管,家中的亲人暂时得不到团聚,这个年有可能过得不太踏实,但是,有了这样一种体验,有了这样一种非常时刻民心民“性”的真诚流露,我们心里更加有底,对未来也就更加充满信心。
  风雪让我们经受了一次历练,其实也应该让我们进行某种反思。今年的春运,除了气候突然反常、客流比以往增多、基础设施仍远远满足不了需求等原因外,许多深层次的因素其实也一直在左右人们的行为,决定春运的强度,只是我们平常不经意罢了。
  什么因素呢?
  “家”文化是一个因素。可以说,春运的浩荡洪流,某种程度上是由“家”文化推动的。在中国人看来,“家”不仅仅是“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也不仅仅包括相濡以沫的邻里、终生难忘的老宅。千百年来,以长幼有序、和睦孝慈为特征的伦理文化,以语言饮食、山水建筑为内容的区域文化,以生命归属、恋土恋“根”为主线的乡情文化,构成了每一个中国人关于“家”的全部内涵。对“家”的这种追求,在富有中国特色的“年”里显得尤其紧迫。这也可以理解为长期农耕文明所留下的文化后遗症。今后,我们如果通过多种途径的文化创新,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文化选择,以一种“大家”文化取代过去的“小家”文化,想必有助于缓解人们寻“家”的冲动。比如,创造一种只有“男人”和“女人”之别、没有城里人和乡下人之分的城市文化;比如,创造一种摒弃排外情绪、让外地人有一种新的生命归属感的社区文化;比如,创造一种不问英雄出处、只看能力高低、充满人文关怀、体现安抚和激励目标的企业文化。一句话,人们只要觉得处处有家,又哪里会去四处寻家?
  户籍制度也是一个因素。当初,我们设计户籍制度的目的,主要是限制人口流动,想不到今天却产生了声势更大的人口流动。原因在于,户籍管理所带来的外乡歧视制造了许多社会不公平,而这种不公平反过来又强化了外乡人的恋家情结,激发了异地打工大军的回乡冲动。而当一代人被户籍困住时,其下一代势必也会成为新的漂泊者和“候鸟”。所以,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一种社会管理手段,户籍制度已到非改不可的地步。如果人们能够摆脱户籍的束缚,我想,到哪都能找回生命的归属感。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