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人才?
    2007-07-13    徐殿龙    来源:经济参考报
  谁是人才?按照“人无完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观点,谁都不是人才,谁又都是人才。
  这是一个企业关于人才的真实对话:在一次相当规模的会议上,总经理问在座人员:谁是人才,请举手?全场一片愕然,没人敢举手。总经理大声又问:姚明是不是人才?大家异口同声:是!总经理又问:姚明踢足球行不行?大家说:好像不行吧。他打篮球行,踢足球就不成了!总经理又问大家:如果姚明踢足球算不算人才?大家一致回答说:不算人才!总经理说: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一个人选对了自己的工作方向并努力在自己本职工作中有所成就,他就是人才,干不好自己本职工作的,他就不算人才!总经理再问大家:谁是人才的请举手?在场的人全都举起了手!这故事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说明一个人,不管多杰出,还是多普通,总有你能干好的工作,也有你干不好的工作!本职工作干得非常出色,你就是人才,就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人才,《现代汉语辞典》的注释是:“德才兼备的人,有某种特长的人”。20年前教育部曾明文规定凡是中专以上学历者即为人才。在英语的翻译中常把“有用的人”译为人才。由此可以说,人才,即是有某种特长、有用的人。
  曾记得,2000年前后,国内一些大中城市争相出台各类人才引进政策。在这些人才政策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学历、职称、职务、资格”之类的字眼,这就是时下最为明显的“人才观”的基本特征。依照这一逻辑,学历、职称、职务和资格就等于人才。这种以学历、职称论高低的思维方式和人才观念,在市场经济中实际上没有多少意义。我国虽然经过20年的经济变革,但这种传统的“人才观”,仍然根深蒂固。比如,根据人的生理基因研究表明:自然科学研究的最佳年龄为35岁左右,而社会科学研究的最佳年龄为45岁左右,这期间是最容易出成果的,是最能实现创新成果价值的。但许多时候,用人单位却盲目追求人才年轻化。
  而我们的社会为了迎合这样的“人才观”,也就导致了这样的怪状:专科学历的去进修本科,本科的考研,考研的攻博,一些已身居领导职务的人也去带职攻读。但是,一旦学位到手,许多人再与“学问”无缘。
  一般情况下,学历、文凭等只是证明这个人有过学习的经历,并不等同于这个人就是这个领域的人才了。人才是指适合社会、企业需要的,能为企业创业超他人高倍财富的,并能自觉贡献和服务社会的人叫人才。人才是相对的,人才是变化并可转换的,有的人今天是人才,明天可能就不是人才;在甲地不是人才,在乙地可能就是人才。前些年,陕西的一位中医翻译研究博士,研究成果斐然,发表论文和出版专著200万字。但在原有人才机制下,这位博士生离别西安,落户于上海,才实现了人才的价值。
  我国是人口大国,但不是人才大国,发现和培养一个人才不容易,因此,那种“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的用人观不能再继续下去,要树立新的人才观,倡导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原则,实事求是,把该用的人用到合适的地方,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在当今急速发展的多元社会,究竟谁是人才?你是,我是,他是。只要在某个领域、某个专业、某个行当里出类拔萃的劳动者;只要对经济社会发展能够做出贡献的人,都是人才。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