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魔方要真正产生效益
    2007-05-28    高鹤君    来源:经济参考报
  资产重组正在上演一幕又一幕的资本魔方,它像绚丽的焰火,在夜空中展现出美丽的七彩颜色。比如,当九江化纤换成仁和集团的时候,股价从1.10元上涨到了18.70元。这种故事每天都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上演,激情四射,此起彼伏。
  但是,当人们乐此不疲地沉浸在欣赏焰火的美丽的同时,不要仅仅只是满足于观感的愉悦,而应该更加理智地去分析和甄别,谁在美丽地绽放之后便在漆黑的夜空消失得无影无踪,留下的只是残渣废纸,谁在绽放之后留下发展的根基,变成永久的闪亮的恒星。
  人们常常将资产重组、兼并、收购、分拆等形容为资本的魔方。说是魔方,是因为这种种方式能够带来资本的乘数效应。或者因为某种市场壁垒很高,通过收购业内的代表性企业迅速进入这个市场;或者因为某项技术具有独创性,单纯的资金投入无法完整地复制,采取兼并的方式完整地拥有这种独创性;或者因为某项业务与自己的主营业务相关度不高,而主营业务的赢利能力又具有优势,实施分拆剥离这项业务,增加主营业务的竞争力;或者产业的各个链条需要更加紧密地衔接,这种衔接能够极大地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或者企业本身已经深陷困境,需要优质的资产来充实和提高,彻底扭转被动局面……,种种这些行为最终的取向是,为股东增加财富,寻求持久的竞争优势。
  但是,这种资本运作也有反向作用,一旦运用不当,反向作用也会成倍放大,这也是魔方的另一个方面的含义。因为资产重组、兼并和收购、分拆等面对的都是不同的完整的主体,这个主体本身具有运行惯性。这种惯性包括人才结构、管理方式、企业文化等等。一旦一个主体和另一个主体在这些方面无法兼容,这种反向作用就会产生。这种例子在经济领域层出不穷,最著名的是奔驰收购克莱斯勒,最后使奔驰本身也深陷危机。
  在这种种的资本运作中,最大的风险是管理者的风险。这种风险包括管理者收购动机不纯,比如,为了自己的领袖欲望,为了自己的私利,或者纯粹是管理的判断失误等等,往往会给这种运作带来灭顶之灾。这种事情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一次又一次地出现,使很多投资者教训惨重。最使人不能忘怀的是亿安科技,当时把股价炒到128元,最后,所有标榜的各种科技项目都是空中楼阁,只是拉升股价的借口。当骗局被揭穿,股价像瀑布一样奔腾而下,害惨了千千万万无辜的投资者。此外,著名的例子还有石油龙昌、上海科技、科龙电器等等。这些例子的一个共同特征是,资产重组成了诱饵,其实质是配合股价的拉升,那些题材只是获得股价的差价。一旦这种魔方的反向作用产生,造成的冲击力、毁坏力是致命的。
  现在,中国的资本市场重新活跃起来。投资者的信心又空前地饱满,各种资本故事又开始轰轰烈烈地上演。笔者希望,这一轮的资本故事是踏踏实实的提高效益、提高财富的举动,是能够产生正向作用的魔方。同时,普通投资者一定要高度警惕,要训练自己的判断力,使自己能够有效识别那些纯粹的资本炒家,他们往往牵强附会地制造种种题材,目的只是获取资本市场的差价暴利,并不是真心要为股东创造财富,并不是想要搞好企业。只有投资者真正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够有效遏止这种行为,才能够有效地激励那些真心实意为股东的管理者。企业实质的创新、实质的效益增长才能够实现。
  相关稿件
· [公司观察]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2007-05-21
· [公司观察]需要优秀“造钟人” 2007-05-14
· [公司观察]全球化的阵痛 2007-04-16
· [公司观察]持续拓宽企业的“护城河” 2007-04-02
· [公司观察]大企业为何“树大招风” 2007-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