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爱财与制度缺陷
    2007-01-15    叶建平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一则消息说,美国洛杉矶新破获一起汽车保险诈骗大案,涉案人员上百人,其中大多数又是医生和律师。人们不解:这些有名望、有地位的人,为了钱居然可以不择手段?
    其实,比起国内正在上演的诸多财富“变态剧”,这种案件只怕是小巫见大巫了。铺天盖地的短信陷阱,屡禁不绝的盗版产品,鱼贯而行的黑心矿主,前赴后继的腐败高官……这些玩着火、走着钢丝的各色人等,动机也全是为了一个字:钱。而且和国外相比,这些陷阱已越来越诡秘和不易察觉,仿冒技术已越来越高明甚至足可以假乱真,敛财心理也更张狂而且肆无忌惮。难怪有人惊呼:“财富总是带着血腥而来,却披着光环而去!”因此,凭良心说,民间的“仇富”情绪之所以挥之不去,与这样的的社会状态不无关系。
    君子“取”财,不可无“道”。如此之多的人不按规距出牌,甚至不拿公德和法律当回事,最主要的原因恐怕就是犯罪成本太低。在美国,据说一个医生收了红包,一辈子都别想在美国的医学界混,这种高昂的“代价”,足以震慑效尤者,让人不敢越雷池一步。我们现阶段之所以会有这么多、这么猖狂的敛财者,一方面是社会发展初期的历史规律使然,另一方面,就是源于我们的诚信体系不够健全。具体说来,就是对不法行为的发现机制不够敏锐,对构成犯罪的惩戒机制不够严厉,资源共享的信息披露机制不够完善。我们如果也有这样的法治体系:一个人有意卖了一块过期蛋糕,他(她)的后半辈子就很难再做食品生意了,哪怕改做其他行业也非常困难,此时你再看他(她),还敢胡来吗?  
    当然,这种无“道”之行,只是财富积聚的一种极端形式。这种形式需要我们从道德和法律层面来加以防范。我们见得更多的,是那些非极端的、广泛存在而且潜移默化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形式,比如,许多人变得更爱攒钱了,不想也不敢乱花钱了。中国人的储蓄率已高居世界第一位,储蓄额已超过15万亿元,而且还在不断增长。加上一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由此形成的流动性“猛于虎”的担忧,时刻萦绕在政府和经济学家们的心头。
    不断增长的储蓄额,与其说代表了一种不断膨胀的财富,不如说反映了一种不太正常的心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历史和文化形成的“荫庇”思想和守业观念带来的,但也折射了在长期收入和福利变数过大的背景下,人们内心深处的那种危机感和忧患意识。换句话说,收入预期的不确定,社会保障的不完善,迫使中国人不得不“爱”起钱来。即便是那些耍滑使诈、作奸犯科的敛财者,也不能排除部分是因为这种原因才铤而走险的。
    社科院的一项调查表明,我国工资总额占GDP的比例,1989年尚为16%,2003年则下降到12%。而美国的这一比例,则在50%以上。去年以来,百姓生活用品纷纷涨价,教育与医疗费用依然“深不可测”,加上变数同样巨大的养老问题,人们的“幸福预期”必然大打折扣,攒钱防“变”自然顺理成章。
    如果说,极端的敛财方式反映了我们的监管乏力和执法漏洞的话,那么,百姓攒钱、消费不振体现的就是我们的制度缺陷。前者挑战的是社会公德和法律底线,后者挑战的则是政府和经济学家的聪明才智。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