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读书月”的经济学意义
    2006-11-13    叶建平    来源:经济参考报
    每年的11月是深圳的读书月。在这个时候,许多文坛巨匠、文化名流们都会积极到深圳开坛讲学,一场由学者、作者与读者共同营造的五彩斑斓的文化体验和知识交流,会让全体市民纵情于一种文化的“盛宴”,沉醉于一种空前的“心灵狂欢”。前后办了七届的“深圳读书月”,现在几乎成了深圳的另一张“城市名片”。
    应该肯定,深圳的政府官员是聪明的。在许多地方为招商引资纷纷找“噱头”、出“奇招”吸引外界注意的时候,他们通过一种非常拙朴又非常实在的举措,搞出了自己的品味,办出了自己的形象,也达到了自己想要的目的。我们注意到,近两年深圳吸收外资的数额,均以两位数的高速度增长着,全市的人均国民收入、人均GDP、人均科技投入等也都排在各大城市的前列。这样的发展势头和潜力,与深圳人逐渐抛弃对“特区”先天优势的依赖,转而寻求“同一起跑线”上的后天突破是分不开的。类似“读书月”这样的政府行为,我们完全可以看作是其“后天”努力的组成部分。
    深圳曾经处在一个很微妙的发展关口。在“特区”光环逐渐黯淡之后,一些金融、高新技术企业龙头纷纷撤离深圳,产业工人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都满足不了需求,城市一度出现是否被“抛弃”的争论。现在看来,深圳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自己并没有被任何人抛弃。一系列“后天”的努力,在为深圳带来后发优势的同时,也为其它城市带来了许多启示。
    比如,发展经济应该如何直面自己的“软肋”?任何城市的条件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文化就曾经是深圳城市发展的“软肋”,并已经影响到了其经济发展的内涵和后劲。如果不能以一种科学求实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致命弱点,而是遮遮掩掩、虚张声势地敷衍应付,那么,深圳失去的将不只是资本和民心,甚至还有自己的发展机会。在这一点上,任何城市都是一样的。
    比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有怎样的有效途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走新型工业化之路,绝对离不开一群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作为政府,通过各种手段为提高人员素质创造条件,是自己分内的神圣职责。诚然,群众性的读书活动与提高全民素质不可相提并论,但是,如果没有一种社会氛围的激励,提高全民素质会难上加难。况且,来自社会的激励,有时比千言万语的“教导”和苦思冥想的“自觉”更管用。
    再比如,政府的管理要怎样才能“四两拨千斤”?在经济发展仍是考核政府官员最重要指标的现实条件下,许多官员恨不得所有事情都大包大揽。像顾雏军这类欺骗得手的“资本大鳄”,抓住的正是政府官员这种致命弱点。其实,一个有眼光有能力的政府,只要有针对性地略施小手,经常能产生“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就像深圳的这种读书月,不用怎么绞尽脑汁,却能极大提升城市的品位,树立城市的形象,为提高全民素质营造氛围,也能极大吸引资本和资本家的关注。俗话说,有福之人不用忙,其实对于城市管理者来说,有“智”之人才真正不用忙哩!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