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经济”对文化产业的启示
    2006-09-11    叶建平    来源:经济参考报
    正感言犹未尽的时候,少林寺又传来新闻。一是国内一干名人登上了少林的禅学论坛,二是36名“功夫之星”在少林寺闭关修炼之后展开了武林争霸,三是一台斥资3.5亿元、由著名音乐家谭盾制作的禅乐大典正紧锣密鼓地准备着。少林寺在不断向新闻界抖出“猛料”的时候,肯定没有想到自己也快成了“娱乐明星”。
    作为一个涉足商界的古刹,少林寺无疑是成功的——仅每年六七千万元的门票收入就足以证明。我们可以把少林寺暂时放在一个远离宗教的社会框架里,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之加以考查。比如,作为一个经济上成功的寺庙,少林寺“生产”了什么?主要是各种文化产品,后来还出产了与之相关的物质产品。这些产品在愉悦人的感官和性情、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也传达了禅宗意境,服务了众生。
    那么,少林寺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哪几个方面?
    首先是创新。在观念上,释永信等人不是消极“出世”,而是积极“入世”;不是一味清贫自守,而是毅然“下海”自救;不是把千年理念、百年成果束之高阁,而是大胆地把自身的医药典籍、武功秘笈全部公诸网站。在做法上,不仅包装少林功夫、推出实景禅乐,而且创办各类公司、广交各界朋友。所有这一切,都让人耳目一新。
    其次是多元化。禅、武、医是少林文化的三大内容。少林寺不仅在国内外建起了几十个少林武术文化中心和武校,成立了文化传播公司、食品公司、商标公司,而且还建起了少林药局,并准备建起少林博物馆。可以说,少林寺现有的组织形式,已出现了企业集团的雏形。
    第三是简单的资本运作。从报道内容来看,释永信很善于把资金、品牌和各种政府资源、社会资源统筹兼顾,已经懂得如何经营自己的品牌,并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在考虑建博物馆的时候,已经想到了与社会收藏家的“资本合作”。这些做法虽然简单,但实用。
    回头再看文化产业。一些文化门类如戏剧等,目前欠缺的恰恰就是这些运作方式,尤其是创新。从徽班进京至今200多年间,优秀的京剧剧目大多以反映历史为主,反映现实而艺术成就又堪与传统媲美的寥若晨星。才子佳人帝王将相,西皮二黄锣鼓琴胡,千篇一律、一成不变的面孔使京剧远离了现代听众尤其是年轻一代。虽然也偶有钢琴、交响乐为伴,虽然也曾有过“样板戏”的短暂辉煌,虽然几代京剧人也一直在努力寻求创新和振兴之路——比如现代交响剧《梅兰芳》,比如“张火丁工作室”(首个以名角为中心的演出团队)——但是不可否认,京剧毕竟离我们远了。全国几乎所有的剧种都离我们远了。20年前,我国有记载的地方剧种为390多个,目前仍在上演的,不足200个。
    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看着少林寺的成功,我们的“文化人”似乎也要加把劲。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