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人才就会有市场
    2006-08-21    高鹤君    来源:经济参考报
    这几年的夏季,总有一个声音萦绕在中国人的耳边:大学生就业。
    这个声音的后续语言就是就业难,于是有了种种的议论:难在扩招,致使大学生人满为患;难在政府现在不包分配,致使就业中存在很多不公平现象;难在所学非所用,致使学校搞很多虚假就业信息等等;同时,也产生了很多新鲜的现象,比如,大学毕业要与就业挂钩。
    但是,我们听听市场的声音,却是另外一种语调:人才短缺。
    法国一家从事信息技术及咨询的企业的全球主管贝尔·吉罗前不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从来没有想到在中国招聘人才是这么难!这家在广东设有外包子公司的企业在中国聘用有500人,随着业务的扩展,一直为寻找适合的人才苦恼。无独有偶,三一重工的总裁向文波也说过类似的话:每年,为招聘合适的人才,我们跑了好多的工科大学,可是适合的人才还是不多。
    世界著名的咨询公司麦肯锡在2005年的一份报告中表示,尽管中国每年有310万大学毕业生,但真正适合跨国公司工作的毕业生估计在16万人左右。其原因在于大多数毕业生缺乏项目实践,或者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欠缺。
    从宏观数据的统计来看,中国的大学毕业生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与美国相比。根据国家统计局3月份发布的统计数据,中国大学毕业生占人口总数为5·2%,形成对比的是,美国的大学毕业生占人口总数是1/4。
    站在这样一个角度上来看,目前中国的人才不是多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要求相比,而是少了。这种人才不仅要有完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储备,还要有实践的储备;不仅要有完备的理论训练,还要有健康的人格训练;不仅要在学校中学习,还要在社会的实践中学习;不仅要有知识的吸收能力,还要有开拓创新的能力。这种人才,社会将会有源源不绝的需求。这要求我们的教育体制向社会实践开放、并真正与实践的主体有机的融合,要求在学科设置、教学方式、教育引导方式、教育理念等方面真正生动的社会实践、经济实践相一致。
    因此,所谓的大学生毕业与就业挂钩这种现象,实际上反映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潮与正在转型的大学教育体制碰撞的结果,是大学现在已经感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内在压力。但愿这种压力能快速推动中国的教育体制向适应中国市场经济要求转型,催生出由市场选择所产生的、适应中国发展要求的各类人才的名牌学校、名牌学院、名牌专业。这样的话,市场将会自动地进行判定和选择。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