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25年平安银行上海分行“与希望同行”公益支教行动在云南省腾冲市平安希望小学正式启动。9月12日,一位特殊的老师走进在苍翠群山中的希望小学,并为大山深处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文化课堂”。
上午九点,翻越高黎贡山,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车程,平安银行上海分行、上海自贸试验区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公茂江来到了位于苍翠群山中的腾冲平安希望小学。
连接山海的文化火种,点燃学子梦想
上午十点,六年级一班的学生整整齐齐地坐在教室内,认真聆听着公茂江行长精心准备的文化课堂。
他从上海的外滩建筑群讲起,到石库门里弄的文化底蕴,再到浦东开发开放的奇迹,他通过丰富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孩子们认识了这座3000公里之外的国际化现代大都市。这些内容对于云南山区的孩子们来说,既新奇又引人入胜。
公茂江还特别介绍了上海的高等教育资源,如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知名学府。他鼓励孩子们树立远大目标,努力学习,走出大山,到更广阔的天地学习新知识、新理念。
“今天我们认识了上海,明天希望你们中有人能走进上海的大学。家乡是你们的起点,但不是终点,希望未来的某一天你们可以带着知识和能力回到家乡,成为家乡的骄傲。”公茂江告诉孩子们。
参观新校区,见证教育条件的改善
随后,在校长熊绍权的带领下,公茂江参观了学校。熊绍权介绍了新建校区的设施和使用情况,以及近年来学校在教学质量提升方面取得的成果。
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干净整洁的学生宿舍、食堂,还有宽敞的操场和篮球场……在这里,大家切身感受到了国家在教育扶贫、乡村振兴上投入的力量、取得的巨大成果。学校硬件设施不断改善、教师队伍能力不断提升,乡村里的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事实上,平安银行上海分行对腾冲平安希望小学的援助已经持续了18年,这是沪滇帮扶合作的一个缩影和窗口。在这个过程中,国家的教育政策扶持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重返旧校区,回顾十八年援助情谊
公茂江一行还参观了腾冲市平安希望小学的旧校区,这里见证了他们与这所小学十八年的深厚情谊。从最初的硬件援助,到现在的软实力提升,平安银行上海分行的支教模式也在不断升级和创新。
在校志纪念碑下,详细记录了平安银行上海分行与腾冲平安希望小学十八年深厚的情谊。
十八年来,一批批乡村教育的践行者们扎根在乡村振兴的第一线,上海分行的志愿者们也与他们一起,将支教的微光点燃为一束熊熊燃烧的炬火,为更多的孩子传递知识和快乐。
活动的最后,公茂江在学校老师的陪同下,走访了困难学生家庭。他仔细了解了每个家庭的实际困难,并送上了学习用品和生活物资。
家访过程中,公茂江鼓励家长们重视孩子的教育,相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他表示,平安银行上海分行将继续支持这些孩子完成学业,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
与希望同行,与平安相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今年,是中国平安坚持公益支教的第32年,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曾说过,“孩子们就是希望,与希望同行,就是与希望工程同行,与乡村的孩子同行,也是与乡村振兴一路同行。”
从2007年平安银行捐建的第一栋教学楼开始,到这所小学已经走出了十多名大学生。当年的孩子中,有人已经带着母校给予的勇气与责任,走向更辽阔的远方。而今天教室里的这些孩子们,也在这堂特别的文化课后,眼睛里闪烁着对未来的期待。这就是中国平安不断开展教育公益行动的初衷,也是上海分行跟随集团和总行的指导,18年来坚持走在这条援助支教之路上的美好期许。
教育不是离开,而是回归的起点。“我们要办高黎贡山上最有希望的小学”,这是熊绍权的梦想,也是平安银行上海分行十八年公益支教行动的最好注脚。(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