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高端智造协同创新出现叠加效应
2022-10-21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编者按

  高端智造在经过大规模发展之后出现了叠加效应。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现代产业体系和协同创新模式的构建……让高端智造领域的创新站在了高起点之上,使得创新的外延加大、速度加快、质量提高。在不断涌现的新技术加持下,高端智造正在形成新的发展路径,也将激发出经济新动能,让技术显现出更大的力量。《经济参考报·高端智造》此次报道分上下两期,敬请关注。

  在2022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合肥主会场的主题展区,来自深圳的越疆科技有限公司参展商展示其公司研发的智能协作机械臂。

  新华社记者 杜宇 摄

  山东:高质量发展“出圈”出彩

  近期,一个直径超过15.6米、重达155吨的“乾坤圈”通过高速公路从济南市章丘区运抵山东沿海港口,引发上千万人次网友“云护送”,并登上短视频平台热搜榜榜首。

  “乾坤圈”学名核电支承环,由伊莱特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伊莱特”)制造。与其他同规格产品不同,它近50米长的圆周一体成形,没有焊缝使其更加安全,可承载7000吨的重量,安装到位后60年不用更换。

  近年来,“山东制造”厚积薄发,频频打破外界对山东的传统印象,不断“出圈”出彩——

  8月5日,出口印尼的高速动车组在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下线,8月21日从青岛港启运,中国高铁列车将运行在最高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雅万高铁;

  9月初,青岛国信集团“国信一号”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养殖的首批深海野游大黄鱼起捕上市,让海水渔业养殖由近岸走向深远海,由固定养殖设施走向移动养殖装备;

  9月17日,海尔生物医疗研发的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搭乘南方航空CZ463航班迎来国际首飞,11个小时的旅途中,箱内温度始终稳定在指定区间,打破了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长期被国外品牌垄断的局面……

  作为全国工业门类最为齐全、基础最为雄厚的省份之一,山东不断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制造业竞争力。

  青岛国信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国信一号”配置了船端智能化管控中心和基于岸基的船岸一体化智慧云平台,通过全船2108个测点,对养殖场内水、氧、光、饲、鱼进行集中控制与实时监测,投喂、仓壁清洁、光照、成鱼起捕等环节可自动完成,每年的养殖产量相当于查干湖一年的捕获量。

  从曾经的村办小厂,发展成我国重要的高端装备关键部件制造企业,背后是伊莱特持续加快动能转换步伐。记者从这家企业了解到,2021年至今,伊莱特累计投资26亿元用于产业投建和装备升级。

  伊莱特的超大整体环轧钢环、济南二机床大型冲压生产线、浪潮的AI服务器等一批具有全国性影响的产品,近年在济南不断涌现。济南市委常委、副市长孙斌介绍,2021年济南制造业占工业比重超过90%,先进制造业占制造业比重突破60%,以智能制造和高端装备为代表的四大支柱产业崛起成势。

  以高端装备产业为例,2021年,山东高端装备制造业营业收入达到1万亿元,增加值占装备工业比重达到46.4%。大型拖拉机、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光电子器件等高端装备产品实现较快增长,一批新企业、新产品脱颖而出。

  戴上脑电采集器,心里想一想握拳的动作,贴在胳膊上的电极片释放电流,刺激握拳动作完成——山东海天智能工程有限公司研发的脑机接口康复训练系统,让失能人员的肢体康复训练显著减少了对人工的依赖。公司产品经理陈云方介绍,系统可用于脑卒中、脑损伤、脊髓损伤等引起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很多患者失去了表达能力,这套系统可帮助解决这个问题,以‘想象’带动康复。”

  截至2021年,山东累计创建高端装备省级及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8家、工业设计中心141家,研发推广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1443个,高端装备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瞄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主攻方向,山东坚持“网络赋能”,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

  山东省工信厅副厅长安文建介绍,山东已开通5G基站16万个;培育了海尔卡奥斯、浪潮云洲、蓝海、橙色云等4个国家级“双跨”平台,形成了155个各具特色的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山东半岛工业互联网示范区获批建设;5G、工业互联网等创新应用案例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平台赋能效应不断突显,数字化转型步伐持续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有效提升”。

  立足山东产业基础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山东省锚定“走在前、开新局”,聚力塑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按下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的“加速键”。

  8月底召开的山东省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工作会议上,山东省委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将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实施先进制造业强省三年行动计划,以更大力度优化调整低效产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聚力塑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山东提出,力争经过三年努力,推动制造业增加值占比稳中有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等占比大幅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记者 陈灏 王志 济南报道)

  江苏:加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在一汽解放发动机事业部惠山智能工厂,约5万平方米的生产区域内,仅有少量工人在显示屏前操作。1000多种零部件来回传送,各环节生产信息实时采集,每个成品套件贴一张二维码,一扫能实现小到一枚铆钉的溯源。

  这是“江苏智造”新图景的一幕。10年来,江苏始终把实体经济作为发展“看家本领”,立足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着力构建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制造业增加值从2.3万亿元增至4.2万亿元,占全省GDP比重达35.8%,占比全国最高。

  制造业集群动能澎湃

  在距上海仅23分钟高铁车程的苏州高铁新城,能目睹酷炫未来场景:马路上自动驾驶车辆往来穿梭,有的运送小型货物,有的载人短途出行。

  成立10年来,苏州高铁新城瞄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不断建链、强链,已集聚相关企业超百家,覆盖软件算法、环境感知、通信网络等30多个细分领域,同时高水平改造63.4公里智能网联示范道路。

  江苏拥有全国最大制造业集群,集群强链不断擦亮其先进制造业辨识度。江苏省工信厅数据显示,目前当地已培育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50条重点产业链,规模超万亿元行业达5个,新型电力装备、工程机械、物联网等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入选“国家队”、数量居全国首位,晶硅光伏、风电装备、品牌服装等7条产业链迈入国际中高端水平。

  壮阔海面上,近1200台风机昂然矗立,日夜不停迎风摇曳,源源不断“吸风吐电”。南通如东县近年来已建成21座海上风电场,装机容量达483万千瓦,亚洲最大海上风电场“迎风而生”。

  风电从零起步,风电装备产业也“无中生有”。据如东县发改委介绍,如东已形成以风机整机和配套设备制造为主的风电全产业体系,今年相关销售额有望突破650亿元。当地还建有国内唯一“海上风电母港”,能够提供仓储、运输、安装等风电产业全流程配套服务。

  10年来,江苏坚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当前,江苏正深化实施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举全省之力打造一批“拆不散、搬不走、压不垮”的产业“航空母舰”。

  创新引擎强力驱动

  10年来,江苏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从5.7件提高至41.2件,科技进步贡献率从56.5%升至66.1%,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

  PD-1抗体是有效抗癌药物之一,2019年信达生物生产的达伯舒上市,成为首个进入国家医保的PD-1单抗药品。成立10多年来,这家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持续实现抗癌药物研发新突破。“我们有近1500名科研人员,占公司总人数四分之一。”信达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陈炳良说,公司已建成贯通生物创新药开发全周期的高质量技术平台,建立起多个新药品种的产品链。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持续开展揭榜挂帅技术攻关和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全面缓解重点领域卡脖子和产业基础薄弱问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效提升。截至2021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超过3.7万家,是2012年的7倍多。

  近期,第六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在南京举行,紫金山实验室等在会上重磅发布广域确定性网络系统重大突破成果,云原生算网操作系统及6G相关技术的试验平台也同步发布,有望应用于远程医疗、工业互联网、元宇宙等领域。

  全球首个大网级网络操作系统稳定运行,6G创新成果刷新世界纪录,累计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18项,培育独角兽、瞪羚企业881家……一系列成果和数据,勾勒出南京这10年的“创新之路”。

  江苏是全国首个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省,依托创新驱动不断建设现代产业体系。“10年来,江苏大力培育科技创新平台载体,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合’,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江苏省发改委副主任林康说。

  冲刺智能化绿色化

  在无锡普天铁心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无尘车间,仅需操作工点击电脑屏幕,薄如细丝的片片硅钢被裁剪定型,经过一系列工艺自动成为变压器重要部件铁芯。

  从一度遭遇瓶颈、效益下行到今年摘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在普天铁心副董事长梁林秋看来,拥抱智能化是关键一招。“我们从2015年起不断投入,累计投入约3亿元。现在看这条路走对了!”梁林秋说,如今公司工艺质量提升约70%,订单交付率上升达50%,人均产值较改造前提高达10倍。

  10年间,江苏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加快产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截至2021年,全省拥有全球“灯塔工厂”8家,累计建成智能制造示范工厂52家、智能车间1639家,“上云”企业超35万家,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

  “我们2014年成立,如今徐工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已接入设备超100万台。”徐工汉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启亮说,通过锚定数字新赛道,徐工集团这样的制造业庞然大物正焕发新活力。目前,徐工所在的老工业城市徐州工业互联网标识注册量突破60亿、入驻企业超5000家,综合排名全省第一。

  5G、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下,生产线像“乐高”一样便捷拼装,这是施耐德电气无锡工厂智能车间一幕。去年10月,依托这一位于无锡高新区的“灯塔工厂”,施耐德电气成立绿色智能制造无锡创新示范园,促进绿色智能制造等咨询服务和解决方案落地,助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减碳目标。

  10年来,江苏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38%,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50%,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99家、绿色园区17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3家,认定省级绿色工厂283家。

  “‘绿色化’已经是越来越多企业关注的新指标。”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副院长浦栋麟说,在为江苏制造企业做转型升级“体检”过程中,能发现许多企业主动注重减碳降耗,绿色发展正成为“江苏智造”重要标识。(记者 何磊静 朱筱 南京报道)

  广东: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显现转型优势

  作为制造业大省,广东2021年工业增加值突破4.5万亿元,规上工业企业突破6万家,两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同时拥有较全的工业门类和庞大的制造业生态企业群。在先进技术加速发展和应用下,近年来广东制造业自动化、智能化不断提速,创新驱动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不断显现。

  显现数字化转型优势

  今年10月,美的厨热顺德工厂继家用空调广州工厂、微波炉顺德工厂、洗衣机合肥工厂和冰箱荆州工厂之后,成功入选“灯塔工厂”。

  据美的集团介绍,美的厨热顺德工厂是全球第一大洗碗机生产基地,年产量达600万台,产品销往全球145个国家和地区。工厂在“端到端”价值链中应用了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先进技术,单位生产成本降低24%、交付时间缩短41%、研发时间缩短30%、缺陷率降低51%。

  截至目前,广东省内已拥有“灯塔工厂”5家,在全国名列前茅。这是广东省近年来大力鼓励和引导企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革,以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工业互联网是重要的工具。借助良好的制造业基础,广东今年来已孵化、培育出华为、富士康、树根互联、腾讯等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并支持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打造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城市。

  数字化培育了国家级大平台,还不断赋能中小企业。以外贸业务为主的制造业企业广州拓璞集团从2008年开始进行工业互联网改造,如今正享受着技术改革的红利。公司董事长李卫忠告诉记者,在全球严峻的经济环境下,今年公司仍拥有良好的利润空间。

  “现在每年投入工业互联网的费用有八九百万元,但给企业带来的利润近亿元。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只要真正能用好,工业互联网的价值不言而喻。”李卫忠说。

  据统计,广东已累计推动2万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带动60多万家中小企业“上云用云”,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带动的优势不断显现。

  以创新提升竞争力

  在广东,“活得好”的制造业企业都拥有浓厚的创新基因,有的是市场需求创新,有的是“硬核”技术创新。2021年,广东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达2500亿元。

  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的广东哈士奇制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厅里,复古风、朋克风、电竞风等一台台充满了时尚元素的新潮冰箱让人眼前一亮。该公司中国区总经理刘军告诉记者,企业的产品七成用于出口,瞄准的是年轻消费者的“颜值”需求,在外观和场景需求上进行创新,主打适合在客厅等场景使用的家庭“第二台”冰箱,以及智能化货柜冰箱等,今年前8个月销售同比增长超过30%。

  美的集团家用空调海外产品开发中心性能高级工程师戚文端说,公司用两年多时间,动用数十名科研人员参与,成功将战斗机的矢量喷管技术应用到空调上,研发出独有的旋转风道送风技术,使空调可以180度送风,并且送风距离得到提升,提升了空调送风的全屋覆盖度,解决了“身子暖脚冷”等问题,大大提高了空调舒适感,即使价格比同类产品高出1000多元,依然卖得很好。

  技术创新提升了企业竞争力,带回了订单。广东罗曼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花费5年时间,将航空航天技术应用到产品中,研发出“高速无刷马达”,其驱动的电吹风与目前市面上顶尖品牌的产品相比,风力风压和寿命都翻倍,为公司赢得了超过7000万元的订单,带动了公司出口同比增长35%。

  构建协同创新体系

  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离不开政府加强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并提供积极的财政和政策引导。

  工业技改被视为广东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建”。据广东省工信厅介绍,通过不断加大财政补贴和政策支持,广东2015年以来累计推动超过6万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2021年,广东出台了“制造业投资十条”等政策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投资突破1万亿元。

  廉江小家电龙头企业广东华强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陆锡平告诉记者,公司近四五年来累计投入了近1亿元进行工业技改,带来明显的效益,节省了人力资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今年业务同比去年实现了增长。

  《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推动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广东省工信厅副厅长吴东文说,广东省大力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坚持将创新作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策源力和主动力,不断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建制造业协同创新体系。

  数据显示,2021年广东高新技术企业总量已突破6万家,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近5.7万家,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五年保持全国首位。截至目前,广东已获批建设印刷及柔性显示、高性能医疗器械、5G中高频器件等3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累计建设33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记者 吴涛 广州报道)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从保护一个湖到保护一个生态系统

从保护一个湖到保护一个生态系统

为改变乌梁素海面貌,中建一局从过去单纯的“治湖泊”转变为系统的“治流域”,从保护一个湖到保护一个生态系统。

·把“创新战略”导入一线车间——宁波激发民企创新活力观察

让每一寸土地充满希望——北大荒绘就智慧秋收图景

让每一寸土地充满希望——北大荒绘就智慧秋收图景

在位于三江平原腹地的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七星分公司一处田地里,种植户秦玉秋正在进行收割作业。今年,他种植的水稻喜获丰收。

·“新国企”折射各地高质量发展新动向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