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新华健康 | 老百姓就好这口!这家“煎饼果子铺式”中医院为何半夜就排起挂号长队?
2022-04-15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天刚刚泛蓝,路灯还亮着,一栋类似普通居民楼的楼门前已经排了30多人。他们穿着羽绒服,戴着大棉帽,大门上方“沈阳市沈河区中医院”几个大字格外醒目……王蒲宁在朋友圈发的这张图片,引来上百个点赞。

  王蒲宁在这家医院工作了27年。如今已是院长的她,无数次看到患者天不亮就来排队挂号的场面。她感觉长长的挂号队伍,是口碑,是信任,也是责任。

  位于沈阳市市府大路366号的沈河区中医院,是一座普通的五层小楼,混在一片老居民楼中并不显眼。当地媒体经常以求医者“爆棚”来描述这家医院;当地百姓称它是“煎饼果子铺式的医院,老百姓就好这口”。

  2022年元旦假期后上班第一天,沈河区中医院门前一大早就排起了长队。受访者供图

  专做中医事:去大医院转了一圈没治好,来这个小中医院有惊喜

  一瓶矿泉水,一块面包,一个小凳,这是到沈河区中医院排队挂号的标配。夏天,凌晨2点就能排上10多人,冬天零下十几摄氏度,三四点钟队伍就排出了10米远。

  因为号源有限,这里3年前一度出现号贩子倒号现象。他们常常半夜在医院门前放几把椅子,到天快亮的时候“呼啦”来一群人,瞬间挤占很多号源,然后高价倒卖,最高卖到200元一个号。医院负责人多次呼吁,当地派出所也出面打击,才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如今许多医院都开始网上预约挂号了,沈河区中医院咋还排大队呢?王蒲宁解释说,众名医拥有庞大的“铁杆粉丝”,其中很多老年患者不熟悉网上挂号,但不影响他们就诊的热情。此外,医院是纯中医治疗,前来做针灸、理疗、换药的复诊患者多,都是医生直接上手操作,很难估算诊疗时间,加上看病患者多,预约挂号也无法解决排队等待的问题。

  记者翻阅部分专家的接诊记录看到,80岁的全国基层优秀名中医罗忠义,医院安排每天只接诊30个患者,经常“被迫”加号到50多个;皮肤科主任李心红平均每天接诊100到120人;中医内科主任陈宝刚的病历本压了一摞又一摞……2021年,这家医院年门诊量44.26万人次,日均门诊量达1200人次。

  外科医生付兰芳今年已经81岁高龄,仍在坚持出诊。新华每日电讯记者于也童摄

  还有一个“现象”在沈阳特别出名,就是患者在大医院转了一大圈没看好,最后抱着怀疑的态度来沈河区中医院,结果有了惊喜。

  市民赵先生就是个例子。有天他发现脸肿了,而且越来越厉害。他辗转几个大医院都无法查出病因,经人介绍来到沈河区中医院,一看到医院的门脸心凉了半截,但来了也只好试试。针对他的症状,医生认定这是中医典型病种“大头瘟毒”,发病的人少,也很少有人知道,医院正好有古方可以治。经过一段治疗,赵先生的病有了明显好转。他感慨地说:“在大医院连病名都不知道,到这里没花多少钱就能治好。”

  记者走访发现,和赵先生有同样经历的患者有很多。沈阳市民韩先生患上了面瘫,他四处寻医,西药吃了一大包,但丝毫没见效果,病情越来越重。“其实他来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期,我们运用电针和小针刀治疗,现在患者嘴歪的情况基本改善了。”治未病科主任蒋月琴说。

  2020年11月,沈阳市民陈先生年过八旬的父亲患上了带状疱疹。在大医院输液多日,做了抗病毒等治疗后疱疹仍溃烂、流脓,疼痛剧烈。听邻居介绍说沈河区中医院治疗皮肤病很拿手,陈先生带着父亲前来看诊。

  “老人岁数大了,当时他的部分水疱已化脓,这是因为患者年老病久导致气滞血瘀,我给他清创后,开了中医药膏。”沈河区中医院副院长鲍旭回忆说,经过不到一个月的治疗,陈先生的父亲就痊愈了。

  起大早排长队挂号,患者从大医院“回流”,是这家医院几十年来踏踏实实做好做实中医事的体现。用他们的话说:“纯正的中医特色是沈河区中医院能够立足的根本。”

  老沈阳人一提起沈河区中医院,都会说一句:知道知道,就是专治火疖子的那个医院,老好使了。王蒲宁介绍说,其实我们也不是只治火疖子,其他皮肤病如痈、丹毒、蛇串疮的治愈率均居全省治疗此类疾病之首。“患者创口愈合了,手脚保住了,比什么都有说服力。用中医技术服务百姓所打造出来的口碑就是这样积累起来的,中医院品牌也是这样树立起来的。”

  以下数据,充分说明了这家医院是如何“专做中医事”的:中医药治疗人次数占门诊总人次数的95%;中药处方数占门诊总处方数的95%;中药饮片处方数占药品总处方数的70%以上;中医药处方数占门诊总处方数的98%;以传统中医药及中医适宜技术方法治疗人次数占门诊总人次数比例高达90%以上。

  甘当中医人:医生主动加患者微信,院长手机有2400多个患者电话

  1995年出生的李欣峰,是沈河区中医院独立开诊室的最年轻的医生。4年前,大学毕业的李欣峰在考研还是来沈河区中医院之间有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她决定加入这个远近闻名的基层中医院。

  “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李欣峰说:“在这里,我看到一批真正热爱中医事业、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老师和同事,我被这里浓浓的中医药氛围感染,我被这里医患之间和谐共处甚至亲如一家的情谊感动,我更加珍惜和热爱中医事业。”

  沈河区中医院始建于1965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建设,从只有二十几名员工的小门诊起步,发展为现在近200名员工的中医院。现有中医药护理专业人才120人,全国基层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1个,全国优秀基层名中医2名,沈阳市名中医6名。

  在调研中,记者感受到无论是上至80岁的全国名中医,还是20多岁的大学毕业生,都全身心投入中医药的开发研制中,为能做一名中医人而感到骄傲。

  王蒲宁向记者讲了一件让她特别难忘的事。2021年11月,沈阳下了一场多年罕见的大雪,道路堵塞拥挤。王蒲宁一早赶到医院,看到院里接老专家的车已经到了,原以为下这么大的雪,专家是不会来的,没想到一个没少全来了,而且无一人迟到。因为大雪,当天只来了16个患者,80岁的老大夫罗忠义说:“只要有一个患者,我们就得来,不能辜负他们的信任。”

  记者在调研中看到一个有趣的场面,一家三代中医共处一个诊室给患者看病。外科副主任史容姣,父母就是老中医,她从小耳濡目染爱上了中医,1993年从医学院毕业后,来到沈河中医院跟母亲当学徒,母女二人共同为患者服务。后来,史容姣的女儿也上了医学院,学的也是中医,赶上实习,也来到母亲和姥姥的诊室学习看病。

  “中医真是让我着迷,”李欣峰谈到自己从医体会说,“腰脱不扎腰,扎手就可以治好,肩周炎不扎肩,扎胸就能治好,很玄妙、很神奇,这些东西深深吸引着我。”为了练好针灸,她常常在自己身上练习,眼皮扎肿了,身上扎麻了,她依然不放弃,坚持学习各项中医技术,到医院仅仅3年时间,就独立开诊。“现在也有一批信得过我的患者,相信未来我会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医医生。”

  在同一些中医大夫交流时,记者感受到除了对中医事业真心热爱和执着追求外,每治好一个患者后的那份喜悦,通过自己掌握的中医技术帮助别人的那份成就感,也是他们一心甘做中医人的内生动力。

  “来,您扫我。”在沈河区中医院的诊室里,这句话成了流行语。医生主动加患者微信,建立微信群,以便与患者及时沟通。医院每个诊室门前有一个粉色的提示标识,上面写着两位院长的手机号码,医生给患者分发的名片上也都写有自己的手机号码。

  患者尹先生在就诊后加了主治医生的微信。“你看,病历本上医生盖的小戳里有他的电话,我从没见过这样的医院,我可以随时告诉医生自己病情的变化,他经常鼓励我,说我的病情越来越好了。”

  在沈河区中医院,每个医生都有自己的患者微信群,有自己独特的工作方式。妇科大夫刘爽经常把患者的病历本拍下来用微信发给患者,“这样从第一次到最后一次,为患者留下全程记录。”

  为了让出远门的患者能及时吃到药,患者走到哪,刘爽就把药寄到哪。“目前沈阳有疫情,有个抚顺患者没法到医院按时取药,我就每次邮寄10服药给她,原来不会用特急送,现在我都成特急送的常客了。”她笑着说。

  身为院长的王蒲宁本身也是沈阳市名中医,一直坚持一线看病,她的手机通讯录里存着2400多个患者手机号码。“一天喝几次来着?”“中药是饭前喝还是饭后喝啊?”很多时候,患者打来电话咨询的都是小事,但对患者来说,找得到医生,每一次沟通,都是一剂安慰药。“每串数字背后都是一个家庭。公开手机号是对患者负责。”王蒲宁说。

  守住中医味:不要新大楼,坚持“大门诊”

  有网友提出,医院好是好,就是就医环境陈旧,缺乏现代化气息。确实,面对熙熙攘攘的患者,沈河区中医院的陈旧“小楼”显得特别拥挤。但是沈河区中医院坚持大门诊的初心从不改变,因为他们要守住的是纯正的中医味。

  到基层中医机构看诊的患者有几个特点,一是要治未病,以预防保健为主;二是要挖西医治疗后的小病根;三是看病预算有限。中医治疗周期长,多以门诊治疗为主,因此发展基层中医药机构,沈河区中医院的负责人一致认为,主抓“大门诊”是关键。

  副院长鲍旭说,就算是白送一栋新大楼,我们也不敢要。基层中医院并不是越大越好。核心中医大夫就这么三五十位,目前每天每人接诊量达到100人上下,接近饱和。门诊楼再大,我们的患者也不会成倍增长。事实上,盖大楼、养大楼的日常运维费用,不可避免地会分摊到患者身上。长此以往,中医味就会流失,患者对医院的信任也会崩塌。

  低廉的价格是沈河中医院守住中医味、倾心服务百姓的又一特色。正是坚守大门诊,不盲目扩张,不搞卖保健品、开大处方等更高盈利的模式,长时间保持中医心没有跑偏,中医味没有流失,才能实现“让每一位患者既治得起病,又治得好病”的服务理念。

  在药房,不少患者大包小裹地取药。记者随机询问发现,大部分患者拿药都在百元以下。治疗疱疹类疾病的特色药“银珠化毒丸”一盒能吃5天,售价15元。院里最贵的中成药“补肾健脑丸”60元一盒。“这是我给孩子拿的健脾消食散,效果特别好,孩子能吃10天,才19块钱。”沈阳市民李女士说。

  照方抓药。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张米扬摄

  记者在采访时从药房最近两周的抓药处方看出,7天至10天的药量,大多为100多元,最贵的209元。患者都是提着一大包中药纸袋离开医院。记者算了一笔账:2021年这家医院门诊量是44.26万人次,医疗收入是6145万元,平均每人次看病不到140元。

  如此便宜的价格让辽宁省医疗机构监测平台的工作人员非常惊讶,以为后台数据库出现了故障,特意打电话向医院核实价格。

  老百姓拿药便宜的背后,是医院的一遍遍“砍价”。“我们囤货量很大,在价格和质量上,我们‘货比五家’,在供应商中选价格最低的,选好后再‘砍价’,不让患者多花一分钱。”鲍旭说。

  收入低、人才流失是目前基层公立医院面临的普遍难题。
 

  为杜绝名中医被私立中医院“挖墙脚”,沈河区中医院经过多年摸索,制定了一套科学的绩效分配方案。“岗位靠竞争,报酬靠贡献”彻底打破“大锅饭”“铁饭碗”,充分体现了多劳多得,不劳不得。分配制度改革把医院率先从计划经济“大锅饭”束缚中解脱出来,为医院长远、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培养“大中医”是核心,人才培养要有特殊政策。王蒲宁坦言:“一个成熟中医医生人才的培养周期在3-5年左右,我们需完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在传承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过程中,守正创新、不断进取。”

  专做中医事、甘当中医人、守住中医味,或许就是这家中医院“不怕巷子深”,红火、爆满的秘密。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矩形广告大

春耕时节访磷肥:破解“用的喊贵、卖的喊亏”难题

春耕时节访磷肥:破解“用的喊贵、卖的喊亏”难题

国际形势等多因素拉涨了企业生产成本,引发 “连锁反应”。部分企业和受访人士呼吁多措并举保供稳价。

·文商旅融合如何唤醒消费活力?

创新创效 生态循环“梳新妆”——西部矿业绿色发展的谋与动

创新创效 生态循环“梳新妆”——西部矿业绿色发展的谋与动

西部矿业集团近年来从人才工作、科技创新和智慧矿山改造等方面围绕区域特色、产业优势锐意改革,走出了一条高质量的绿色发展道路。

·天工人巧日争新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