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加快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东北全面振兴
2021-11-09 作者:李政 刘丰硕 来源: 经济参考报

  近日,第21届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在长春举办。论坛主题为“新发展阶段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东北振兴”。来自国务院国资委、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吉林大学等的专家学者深入研究新发展阶段国有经济如何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有效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论坛由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和《经济学动态》杂志社、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和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有经济研究智库指导和吉林省国资委支持。

  “十三五”国有经济 “质”与“量”显著提升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政发布的《中国国有经济发展报告(2021)》显示,从规模体量上来看,“十三五”期间,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4.76%。其中,中央管辖国有企业的资产总额平均增长速度为7.20%;地方管辖国有企业的资产总额平均增长速度为20.46%。在发展质量上,“十三五”期间,国有企业运行质量实现重大改善、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

  “十三五”期间,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发力、破局闯关,不断向纵深推进,解决了一批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和重要成果。从国有经济的行业布局看,国有资产进一步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领域和基础性行业领域集中。国有资本在重要行业领域的控制力进一步增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布局力度持续加大。国有企业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国家战略、履行社会责任和支撑地方发展等方面进一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十四五”时期,国有企业将进一步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民生保障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基础设施集中;在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以及高端制造业等领域进一步发挥战略支撑作用和引领带动作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和数字基础设施,实现国有企业数字化赋能;要着眼于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强国有企业科技创新引领能力,切实解决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要切实发挥维护国家战略安全的中流砥柱作用;要提升国有企业在公共设施与民生保障领域的支撑保障能力。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 实施取得积极进展

  国务院国资委改革办曹如民介绍,中央科学研判“时”与“势”,辩证把握“危”与“机”,面对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在“1+N”政策体系的基础上,制定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与以往的改革相比,三年行动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具有三个鲜明特点:一是更加注重发挥国有经济的战略支撑作用,充分体现时代性;二是更加突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充分体现全面性;三是更加突出可衡量、可考核、可检验、要办事,充分体现实效性。

  曹如民称,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深入实施,有力解决了一批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破除了一批长期制约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藩篱和体制机制障碍,激发了企业发展的活力动力,提升了国有企业服务国家战略、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突出表现在“六个新”。一是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取得新进展。二是市场化经营机制呈现新气象。三是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取得新成效。四是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五是混改企业机制转换展现新作为。六是国资监管针对性有效性迈上新台阶。当前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要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量与质的关系、形与神的关系、管与放的关系、近与远的关系。不光着眼于近期改革行动,更注重改革成果的制度化、机制化、长效化。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需要重振国企雄风

  吉林大学党委书记姜治莹指出,十八大以来,中央对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目标、新要求,对推动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东北振兴国家战略具有重大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吉林省国资委主任张志新表示,发展国有经济是振兴东北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东北的国有经济在诸多领域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新发展阶段国有经济要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体现新担当,在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更充分的发展新路上,实现新突破,在加快推动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体现新作为。

  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认为,东北的振兴关键在于国有企业改革,改革开放40多年东北发展取得的成就,关键是国有企业改革取得的进展。如果说东北经济发展中还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主要应该从国有企业改革还有哪些不到位的地方找原因。北京工商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白津夫认为,国有企业是东北振兴的重要主体、核心支撑,新时代东北振兴,要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主体优势,强化国有企业的支撑作用。通过深化改革和数字化驱动,着力推动国有企业从量变到质变,激活存量、扩大增量、优化变量,推动国有企业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从而支撑东北振兴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此外,还要提高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产业振兴推动东北振兴。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表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需要重振国有企业雄风。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比重大、基础好。发挥国有企业各类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各类要素活力。其中人是最重要的资源。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创造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很多企业浴火重生的实践说明,无论是区域、产业还是企业,要想创造优势、化危为机,必须敢打市场牌、敢打改革牌、敢打创新牌。要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支持和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不断增强企业创新动力、创新活力、创新实力。要总结经验、完善政策,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工业核心竞争力,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并驾齐驱、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相互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为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增添原动力。

  针对东北振兴,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副主任郑东华建议,一是深入推进央地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加快产业链、供应链的整合;二是加强校企共建STEM学科,以便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育优秀企业家;三是用好用尽企业家资源;四是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五是创建更好的营商环境,充分释放企业活力。吉林省政府研究室主任李寅权表示,吉林省国有经济当中央企占的比重非常大,决定吉林省经济发展的一汽、长客、吉化等企业都是央企,地方国有企业普遍来讲结构不优、规模偏小、效益不好。所以在下一步发展当中,一定要按照吉林发展的主战略去加强国有经济的布局和调整完善,东北振兴当中的吉林振兴才能取得更大的成效。

  国企改革要贯彻新发展理念 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

  陈文玲表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推进现代化、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陈文玲认为,加快推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建立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适应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抓实体经济一定要抓好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脊梁,要加大投入、加强研发、加快发展,努力占领世界制高点、掌控技术话语权,使我国成为现代装备制造业大国。国有企业必须瞄准国际标准提高发展水平,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其次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再次要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创造新优势,在大国竞争博弈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此外,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郑新立强调,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国企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都有一系列重大突破,当前深化国企改革还应该很好地对照“决定”中的相关部署。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到现在,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抓紧进行,要全面不折不扣加以落实。特别是以下四点需要科学有效推进:一是对国有资产监管要从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二是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三是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四是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首席教授程恩富认为,当前,应着眼于科技自立自强,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尽快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以高科技为基础实现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应按照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和管资本为主的原则,由国企自主决策是否实行混改;应把做强做优做大国企与国资有机结合起来。

  吉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宋冬林建议,竞争性行业应积极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重点行业可以采取放宽准入,引入竞争机制或深化企业内部机制的改革;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着力点应当体现在充分发挥国有经济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上。一是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微观基础上发挥战略支撑作用。二是在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上发挥战略推动作用。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矩形广告大

广东南海“地改” 破解“土地碎片化利用”之困

广东南海“地改” 破解“土地碎片化利用”之困

广东佛山市南海区一直承担着全国土地改革试验田的角色,其中,对于农村土地改革更是作出了诸多探索。

·清家底 明账目 增收益

中国电信“三步走”打造科技领军企业

近日,在2021国际数字科技展暨天翼智能生态博览会上,中国电信对公司战略做出进一步阐述,强调云网融合是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特征,并提出将加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的开放力度,加快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三大运营商积极布局新业务增长点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