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中药产业亟须规模化和集约型升级
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中医药服务贸易,主动建立科学的中药规范和质量认证体系
2021-02-10   记者 赵逸赫 上海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中药资源是我国中医药事业传承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甘草和西红花是药品市场再寻常不过的中药材,但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黎万奎老师手中,却发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2013年他向西挂职于新疆,通过甘草助力当地治沙固沙保护环境;2019年他往东锻炼于上海崇明,通过西红花提质增收助农小康。2020年,他回到学校,开始深入探究中药资源产业的发展方向,并积极推动部分中药产业向规模化和集约型升级。

  一株草提升药材供应量

  2013年,黎万奎前往新疆挂职锻炼,在这之前他从没到过这么靠西北的地方,而这一次他被分配到了图木舒克,一座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年轻城市。这里生态环境脆弱,生物多样性缺乏,植物资源以甘草、胡杨等耐旱品种为主。

  对于甘草,黎万奎并不陌生。甘草是医药、化妆品、食品、保健品行业常用的大宗中药材,曾经是我国蕴藏量最大的野生药材品种,也曾是我国的传统出口药材。甘草是一种固沙植物,由于常年过度采挖,甘草资源急剧减少,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并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甘草再生困难。我国已经从甘草出口国变成了甘草进口国,并且进口量快速攀升。

  “中药资源是我国中医药事业传承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能够既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又有甘草可用?”黎万奎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甘草资源产业必须通过大规模的人工种植来摆脱对国内、国际野生资源的依赖,从根本上解决资源枯竭和生态破坏等问题。”

  “在当时的条件下,我们确立了三步走的策略。”黎万奎说,“首先是推进技术中心的平台建设,选拔优秀人才到上海中医药大学进修、培训,打造技术团队并提升其自我‘造血’能力。然后依托技术中心强化质量控制手段,优化甘草提取工艺,稳定产品质量;最后,利用上海的信息资源优势,开拓新市场,开发新产品,提高甘草加工产品附加值。”

  经过长期的科研攻关和生态修复实践,人工甘草药材已经在那片渗透着盐碱的戈壁滩上长得郁郁葱葱。在提升药材供应量的同时,防风固沙,让更多的沙漠戈壁变成了绿洲。

  一朵花增产创收促结构升级

  2019年黎万奎再次被派遣到基层挂职锻炼,任上海市崇明区庙镇副镇长。有了上一次的经验,在了解考察当地的实际情况后,他最终选择用西红花作为带领乡亲致富的突破口。

  “中国90%的西红花产自崇明,崇明90%的西红花产自庙镇”,作为中国西红花的发源地,上海市崇明区一谈到西红花都会提起这个“双90%”的说法。在庙镇,西红花种植面积1000亩左右,年产值约2500万元;水稻种植面积2800亩左右,年产值约415万元。

  “西红花最早是外来物种,后被纳入中药资源体系,味甘,具活血化瘀、解郁安神等功效。由于中药方剂中对西红花的应用并不多,因此西红花作为药材的市场空间有限。”黎万奎说,“一朵西红花只三根花丝入药,而量大的花瓣等部位却被丢弃,造成了很大的浪费。经过大量的文献考察和实验研究,我们发现西红花花瓣和花丝中均存在具有明显护肤作用的活性成分,随即与一些化妆品头部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利用西红花花丝、花瓣开发了美容化妆产品,纯露、面膜、精油、贴膏等产品已陆续面市。”

  “花丝附加值提高了,花瓣也变成宝了,老百姓的收入自然也增加了,现在有更多的年轻人愿意回崇明种西红花了。”黎万奎说,“我们也在持续推进崇明西红花的产业升级,未来崇明西红花产业将实现工厂化、集约化、自动化的生产模式。集约化的植物工厂模式将增强西红花的产业密度,摆脱对土地的高强度依赖,消除自然气候对西红花质量的影响;机器人自动采摘、加工也将使西红花产业突破对劳动力的高强度需求瓶颈。崇明西红花的产业优势将继续保持。”

  中药资源产业需发展规模经济

  黎万奎告诉记者,“对于自己来说,一东一西的挂职锻炼,让我见识了祖国的广阔天地,见识了中药资源产业的广泛分布,真是一花一草皆产业呀。而对于中药资源产业来说,一东一西的产业发展都同时呈现出区域化和国际化的特点。”

  由于各地资源禀赋差异,我国中药资源开发从一开始就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并在发展过程中开放包容、兼收并蓄,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国际化特征。西红花即是我国中药资源产业国际化和区域化的范例之一。我国从甘草出口国变成甘草进口国,也是中药资源产业国际化的一种表现。随着中医药的发展并逐步走向世界,中药资源产业的国际化越来越受到重视,也已成为中医药发展的一个战略目标。

  谈到中医药的国际化,他说,“中药质量标准及相关质量控制技术是制约中药国际化的关键因素,要主动建立科学的中药规范和质量认证体系,争取中药质量体系的国际话语权,掌握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权。”上海中医药大学在这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黎万奎任职的中药研究所设有中药标准化研究中心,长期从事中药标准化研究工作。2019年,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 249)秘书处设于上海中医药大学。2020年末,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研究中心项目的启动,对于建立具有我国原创性产业特色的中医药国际标准、传播中国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和中成药相比,中药资源产业的初级原料型产品出口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相对较少,因此,中药材是当前我国中药资源产品出口的主体,其特点是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

  黎万奎表示,鉴于此,我国中药资源产业还需要通过资产运作和结构调整,发展规模经济,提高产业集中度,鼓励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生产的规范化、集约化,促进中药材流通方式的改变,鼓励中药工商企业参与中药材基地建设,通过规范化种植,保证中药材质量的稳定性。在产业政策和出口政策方面,要减少对中药材原料出口的依赖,逐渐将中药材原料内化为中药资源产业增值链的一部分,代之以中医药服务贸易为主的产业策略。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矩形广告大

抢眼业绩助“吸金”       基金市场“饭圈化”态势升级

抢眼业绩助“吸金”       基金市场“饭圈化”态势升级

公募基金行业的营销模式出现新变化,基金市场“饭圈化”态势升级,需警惕投资者非理性追捧催生市场风险。

·装配式建筑“叫好不叫座”难题亟待破解

改革走深走实 资本运作释放聚合效应

改革走深走实 资本运作释放聚合效应

近年来,福建省国企改革“1+N”政策体系持续落实落地,以改制上市为主要形式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能源国企改革的申能经验:嫁接社会资本 放大国资功能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