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专家:2020年中国经济呈现四方面特点
2021-01-19   记者:金辉 北京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网

  国家统计局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中国国民经济稳定恢复,主要目标完成好于预期。

  在18日举行的中新社国是论坛“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会”上,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原副院长白景明等专家表示,2020年中国经济从不利开局到超预期收官,呈现多方面特点。同时,中国经济能获得这来之不易的成绩也得益于积极有效的宏观政策。

  宗良认为,2020年中国经济呈现四方面特点。第一,实现超预期增长,全年GDP增速达2.3%。2020年全世界都面临着同一个环境,中国人的“巧干”加“实干”取得了今天来之不易的成绩,成为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

  第二,消费、投资、外贸虽有波动,但仍然实现平衡增长。1月到10月民间投资开始逐步转正,这是非常突出的新态势。出口呈现了超预期状况。我国是全球主要经济体里唯一货物贸易正增长的经济体。

  第三,新经济、数字经济发展值得关注。在高技术制造业中,医疗制造、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28.4%、22.4%,高技术服务产品中电子商务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0.2%、15.2%,凡是涉及特殊产业的增速都超过10%,达到相当高速的增长,说明我国经济呈现出形态上的一种变化。

  第四,RCEP签署和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完成,是两个非常突出的成绩,可以说这是国际社会对多边机制的一个广泛认可。特别是考虑到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就是东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就是欧盟,和他们加强合作是一种多赢。

  宗良预计,2021年消费有望迎来较快增长,甚至可以达到10%左右的增长,出口可能会受影响,但是仍然会保持好态势,投资也有可能达到6.5%左右的增长,全年经济增速可达8%左右。

  专家认为,2020年中国经济的良好表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宏观政策因素,其中包括积极的财政政策。白景明表示,“十三五”期间全国累计减税降费7.6万亿元,其中2020年减税降费规模超过2.5万亿元,占比超过三成,是“十三五”期间减税降费力度最大的一年。2020年减税降费规模约占GDP的2.5%,力度相当大。“去年,市场主体困难,特别是小微企业面临现金流的麻烦。中国先后出台7批28项税费优惠政策,迅速释放政策红利,增加了企业的现金流,增强了发展后劲。同时,也刺激了消费。”

  从支出角度看,2020年的财政刺激政策力度也很大。白景明表示,2020年,财政赤字3.76万亿元。既保证了对经济的合理刺激,又规避了过高风险。除了3.76万亿元赤字,去年中国还发行3.75万亿元专项债,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三者合计占GDP的比重约为8%。如果再把2.5万亿元的减税降费计算在内,占GDP的比重接近11%。“财政扩张,对稳投资、稳消费、稳就业都是雪中送炭。”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矩形广告大

疫情冲击下隐形冠军企业呼唤“显性”关怀

疫情冲击下隐形冠军企业呼唤“显性”关怀

记者调研发现,疫情来袭,具有一技之长、“小而美”的隐形冠军企业或单项冠军企业虽然遭遇困难,但也彰显韧性。

·楼市“三稳”基本实现 调控之“弦”仍需绷紧

改革应变 中国五矿“含金量”持续提升

改革应变 中国五矿“含金量”持续提升

中国五矿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契机,不断提升"含金量",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切实增强,加速迈向"世界一流"。

·百年老矿“顶梁柱”焕新 江南煤都生态逆袭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