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闵行强化科创策源 打造成果转化新模式
2020-12-02   记者 钟源 上海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2020年是上海建成全球科创中心基本框架的“交卷之年”。作为全力打造上海南部科创中心核心区的闵行区,一方面在前三季度取得丰硕成绩,进一步擦亮闵行科创品牌;另一方面围绕区域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提升,聚焦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有效发挥科创优势,对标对表全年目标,以硬实力支撑未来区域经济转型发展。

  科技创新策源成果丰硕

  记者获悉,今年1至9月,闵行区技术合同登记1309项,成交金额123.77亿元,分别同比增加60%和309.9%。全区高新技术企业1530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规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67.3%,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23.6%。

  “今年以来,我们大力推动上海南部科创中心核心区建设。例如,聚力聚势推动‘大零号湾’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和创新功能型平台建设,有效发挥张江园区辐射引领作用。”闵行区科委党组书记、主任李丽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据了解,此前闵行区科委推动市级层面将零号湾区域纳入张江专项政策支持范围,通过张江专项资金和国家双创升级专项资金支持优质科创企业发展。此外,为进一步深化“大零号湾”科创内涵,闵行区与上海交大分析测试中心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 推动高校科创资源开放共享。目前,市区联动、区校联动进一步推进闵行区开放式科创街区建设,华谊科创综合体等重点科创项目正有序建设中,南部科创公共服务中心项目主体结构已完成。

  生物医药是上海市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也是闵行区优先发展的四大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闵行区认真找准生物医药产业定位,用心谋划产业发展未来,积极引进重大项目,大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1至9月,59家规上生物医药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169.57亿元,同比增长3.52%;营收179亿元,同比增长7.43%。

  临港浦江国际科技城兼具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综合保税区功能,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重要承载区和闵行“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两大核心园区之一。国际生命健康城是园区重点项目之一,通过规模化的产业引进,形成以生命科学与生物基因技术产业为核心的大健康产业集群,打造上海乃至全国一流的集医学智能制造产业基地(产)、医学专科治疗(医)、医疗技术研发(研)于一体的产业链闭合平台。

  “产业发展需要平台支撑,临港浦江拥有土地、政策等众多优势资源,汇聚了一大批优质企业,在生物医药大健康领域形成产业集聚优势。闵行区科委作为生物医药产业主管部门,将继续与临港浦江保持紧密沟通与对接,支持园区筹划生物医药产业特色园。”李丽表示。

  联动院校企 创建新平台

  闵行区在推进科创中心建设过程中,注重发挥优势,结合上海市科创中心建设对闵行“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的定位要求,聚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重点突破和推进,全力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例如,闵行区与市科委共建“上海国际技术交易市场”,以虹桥商务区为核心,以长三角为主要辐射区,加快推进国内外科技成果在闵行转移转化,打造国际技术交易的集散地。

  2020年,上海国际技术交易市场在闵行建成近1000平方米的实体空间,具备机构入驻、国际技术项目展示、全球视频连线、线上线下路演对接、会议商洽等功能,并联合长三角三省一市技术市场设立长三角区域技术市场联盟(虹桥)办公室。记者获悉,目前闵行区已与法国、加拿大、荷兰、英国、美国等建立20个国际技术转移渠道,引进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上海技术转移中心、麻省理工学院区域创新中心等30家国际知名技术转移机构在闵行落地。各类机构常态化开展国际技术转移服务、技术转移人才培训,打造了中英项目对接、伦敦科技周上海站、长三角国际创新挑战赛等活动品牌,举办20多场国际科技成果对接活动,引进200多个国际优质科技项目与闵行本土企业对接。

  “我们举办2020年长三角创新挑战赛闵行专场,联合6家专业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和相关人才,服务闵行科技企业的需求挖掘、方案征集、供需对接、合作促成等事宜。挖掘企业创新需求204个,在长三角范围内征集解决方案113个,供需双方达成意向合作12个。”闵行区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

  在建立成果转移转化新机制方面,闵行区非常注重院校企联动,努力将拥有上海交大、华东师大和众多科研院所等科创资源的“聚宝盆”真正转化为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动力源”,形成了院校、园区、社区联动发展的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

  据悉,闵行区与上海交大各出资2.5亿元共建医疗机器人研究院,建成4大研究实验室、3大研究中心、7个临床联合研究中心,已申请获得国家和地方重点项目11项。闵行区正在筹建国家医疗机器人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级医疗机器人公共检测中心,建成医疗机器人产业园,已有12家医疗机器人企业入驻。此外,闵行区与上海交大、临港集团、商汤科技共建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开展创新生态中心与学术智库中心等子平台一期建设,筹建智能交通联合创新中心、共性技术研发联合实验室。

  在区校合作共建大学科技园方面,上海交大科技园落地闵行,6万平方米空间投入使用,引进入驻企业71家;华东理工科技园围绕梅陇基地打造“环华理创新带”,吸引信念医药、协瑞实业等优质企业入驻,引入企业37家。

  优化营商环境

  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小微科创企业带来较大冲击,融资难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闵行区科委紧盯科创企业“最需、最急、最盼”问题,推出三个方面创新服务,营造“亲清”营商环境。

  “我们加大科技金融服务力度,提高与银行的对接频次,推动银行加快审批,快速缓解中小微科创企业资金难题。”闵行区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据悉,今年一季度,闵行区完成科技信贷26笔,金额1.018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73%和16%,充分发挥了科技金融对中小微科技企业的稳定和支持作用。

  今年3月,闵行区科委下发《区科委科协关于2020年走访服务科技企业工作的通知》,坚持每周由行政班子领导带队开展现场服务,由各科室牵头分成9组深入街镇园区服务企业,梳理近600家中小科技企业,重点聚焦首次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业新锐企业、首次获科技项目扶持企业等。现场服务过程中重点宣传闵行区科创新政,开展现场宣讲及答疑。

  为更好地助推区内科技企业发展,帮助企业解决自身发展的创新需求,9月9日,李丽带队赴虹桥镇和七宝镇调研上海布鲁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微亿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深入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和有关诉求,并当场落实区科委相关人员对接企业需求,尽早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助力企业加速发展。

  据悉,针对企业经常反映的政府系统政策多、不统一、申报不方便等问题,闵行区科委开发了闵行区科创政策导航系统,涵盖上海市科委所有科技政策、闵行区科技政策和人才政策以及市区两级防控新冠疫情支持企业发展各类专项政策等,帮助各类创新创业主体更便捷、系统、全面地获悉和运用政策。各类创新创业主体可按类按需进行政策匹配搜索。系统还提供一键联系受理部门、下载关联政策、收藏政策实时关注等功能。

  此外,闵行区正加快构建创新创业专业化服务体系:推动校内科创资源开放共享,为初创企业提供公共技术支撑和仪器设备服务,以降低研发投入;根据创业创新需求,集聚国内外更多优质科创资源和平台,培育市场化、专业化的科创服务,构建全要素、低成本、便捷化的科创服务体系;优化政府体系内科创服务,建设南科创公共服务平台,统筹各类政府服务和科创资源入驻,“零距离”服务科技创新创业。

  对标对表全年任务

  记者获悉,今年四季度,闵行区科委将围绕上海南部科创中心核心区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等重点,对标对表年度工作目标,完成科技创新、智慧城市建设等“十四五”专项规划,推动全年工作任务保质保量完成。

  在推动“大零号湾”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建设方面,闵行区将优化完善《大零号湾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建设方案》,市区联动推进市属国企土地载体资源盘整,推动开放式科创街区建设,协调推进华谊科创综合体等重点项目建设。支持中小科技企业发展,举办大零号湾“为梦启航”系列活动,搭建大零号湾信息化服务平台和虚拟展示平台,推动各类创新要素融合互动,进一步扩大集聚区影响力。

  在推进创新功能型平台建设方面,闵行区将对照三个研究院的年度绩效目标,推进创新功能型平台在技术支撑、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等方面的功能内涵建设,吸引优质企业入驻产业园。其中,人工智能研究院重点加强产业创新资源整合,加强创新功能型平台建设;医疗机器人研究院重点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医疗机器人公共检测中心建设;前瞻创新研究院重点优化股权结构,加快功能实验室建设,进一步细化研发与转化功能平台建设方案和目标。

  在推动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方面,闵行区将围绕大学科技园核心功能,提升交大科技园、华理科技园等成果转化基地在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等方面的服务能力;推进环交大大学科技园建设,启动电机学院科技园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闵行区还将加快推进新基建。“我们发布闵行区新基建第一批重大项目清单,确定建设项目清单,督促各相关单位制定本单位建设方案。修订完善《闵行区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围绕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根据区财政局预算申报工作要求,开展2021年度闵行区信息化项目预算评审工作。”闵行区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科技创新,贵在市场主体创新。记者了解到,未来闵行区将以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为抓手,推动面广量大的中小科技型企业快速成长为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力争到2025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00家,为产业发展夯实基础。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禁令发布后,"洋垃圾们"怎么样了?

禁令发布后,"洋垃圾们"怎么样了?

尽管在2018年以来的强监管政策下,"洋垃圾"进口管控成果丰硕,但一些地区在"洋垃圾"监管中出现"蚂蚁搬家""偷梁换柱"等走私新趋势,值得有关部门关注。

·民生保障领域“硕鼠”频现 基层干部合谋侵占项目资金

韧性强动力足 国企成四川稳增长“顶梁柱”

韧性强动力足 国企成四川稳增长“顶梁柱”

在制造业大省四川,一大批国有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深化改革,展现出了顽强的韧性与充沛的活力,成为四川经济稳增长“顶梁柱”。

·深圳专职国企助力打破住房安居困局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