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治河 黄河流域构建生态发展大格局 _ 经济参考网 _ 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官方网站
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合力治河 黄河流域构建生态发展大格局
2020-09-23 作者: 记者 高伟 郑州 济南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一直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记者近日在河南、山东等地了解到,近一年来,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针对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的特点,组织黄河流域沿线省份探索建立流域协同监管工作机制、实施黄河滩区生态廊道建设、促进滩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等工作,不仅建立健全流域管理与地方水行政管理相结合的水利行业监督新机制,也构建起“防洪保安、生态富民、文化兴滩”的发展大格局。

  据介绍,黄河水利委员会围绕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加大执法工作力度,持续强化水行政执法监管,创新体制机制,推动流域内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防治、联合执法,不断推动水行政执法工作再上新台阶。

  以河南焦作为例,当地河务局通过调动整合水政、防办、工管、运行等部门资源,完善河道监管网格化管理体系,探索构建起部门联动、职责明确、密切配合、协同监管的河道管理“大水政”格局。

  不仅如此,通过健全边界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河南濮阳河务局、山东菏泽河务局共同制定相关制度,确保交叉区域违法行为得到有效查处,解决职责不清、巡查盲区、执法处置难等问题。

  黄河水利委员会提出要将黄河下游堤防建成生态景观线。据介绍,黄河水利委员会工程管理范围内共有土地70余万亩,可利用土地32万亩左右,能够为黄河生态建设提供丰富的土地资源和优质平台。

  仅在植树绿化方面,黄河水利委员会通过主动融入地方生态保护和治理,按照“临河防浪、背河取材”的原则做好流域沿线相关生态修复工作,全面消除工程管理范围内特别是淤背区林木缺损断带,重点针对淤背区植树难点段落做好春季植树绿化。

  此外,通过组织开展黄土高原淤地坝专项调研与评估工作,黄河水利委员会进一步摸清淤地坝建设的适宜条件、病险问题和蓄水需求等,研究提出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思路、原则和布局以及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现有淤地坝改造提升等相关措施和建议。

  2019年11月,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9个工作组,陆续对甘肃、陕西、山西、内蒙古等7省(区)9市18县(旗、区)的174座典型淤地坝进行实地调查。2020年3月,黄河水利委员会印发《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对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专项规划、淤地坝及旱作梯田专项调研评估、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和对策措施研究、水土保持率研究等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明确了工作内容、成果要求、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等。

  在黄河下游的山东济南河段,当地的“黄河标准化堤防工程建设”成为一个对水利工程建设理念和方式的全新探索。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黄河济南段堤防现场看到,标准化堤防建设的防浪林、行道林、适生林、护堤林、草皮等生物防护工程形成绿色长廊,成为济南市防风固沙、抵御扬尘的有效屏障。

  济南黄河标准化堤防建成后,不仅使得黄河下游险情明显减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也在济南黄河沿线形成了一条蔚为壮观的绿色长廊,成为独具特色的旅游景观带,并带动了沿黄地区的经济发展。

  在黄河流域山东段,近十年来,省内年均引水67亿立方米,同时承担着生态调水以及胶东调水、引黄济津、引黄入冀等远距离跨流域调水任务。目前,山东省内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防洪工程体系,建成标准化堤防800多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黄河滩区”作为黄河河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黄河行洪滞洪、沉沙的重要场所,又是滩区群众赖以生存的家园。

  河南封丘“黄河倒灌区”位于黄河下游左岸新乡市境内,涉及封丘、长垣两县13个乡镇,面积约538平方公里,耕地54.54万亩。近年来,随着黄河下游河道来水来沙条件变化和黄河防洪工程体系的不断完善,封丘倒灌区防洪运用几率及滞洪量大幅降低。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特殊之年的“丰收答卷”

特殊之年的“丰收答卷”

今年以来,湖北围绕“稳链补链强链”,着力科技赋能,努力降低疫情汛情影响,全省“三农”形势总体向好,交出了特殊之年的“丰收答卷”。

·“面子”作祟 公务“剩宴”难休

“大唐力量”助“三区三州”脱贫攻坚

“大唐力量”助“三区三州”脱贫攻坚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中国大唐将坚定扛起央企责任使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重点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大唐力量。

·山东广饶“无感”自动过户解决用户办电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