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吉耀:“双循环”是为了更好地打通国际大循环 _ 经济参考网 _ 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官方网站
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毕吉耀:“双循环”是为了更好地打通国际大循环
2020-08-25 作者: 钟才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毕吉耀研究员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举行的“当前形势下构建‘双循环体系’的可行性与对策”专题会议上就“双循环”提出的原因,实现“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可行性和政策重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解读。以下为其主要观点: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可能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

  一是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决战决胜之年。展望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都将发生一系列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从国际上看,疫情叠加世界金融危机以来持续低迷的经济增长,可能会使得外部的经济形势在未来至少五年之内非常严峻,世界经济总量如能在未来四、五年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已是比较乐观的估计。在此情况下,依赖外需是不现实的,构建以国内经济大循环为主体,“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已迫在眉睫。

  二是近年来,全球化出现逆潮,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强化,经贸摩擦不断。以往国外对我国贸易的制约主要在于出口,现在则开始打压我国高科技企业,实行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出口限制。我们当前面临的外循环压力,不仅来自于出口,还来自于关键产品技术的进口。在“十四五”时期,要使得中国经济产业进一步升级,不落后于他人,就不能如过去一样依赖外界,要更多立足于自主创新。从国内看,中国经济经过十几年的转方式、调结构,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如果我们要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在进一步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之外,更多地要立足于国内需求,立足于国内自主创新和产业技术进步,支撑长远发展。因此,“双循环”有非常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中国的经济结构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实现“双循环”的可能性非常大。从供给角度看,经济行业中服务业比重接近60%,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远超工业。可以说,我国已经从工业主导型经济转向服务业主导型经济。从需求角度看,以往是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现在是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在内需中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凸显,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形成主要靠内需消费的结构。在这种条件下,实现“双循环”,我国已有条件来构建完整的国内需求体系促进产业升级。

  从需求看,中国超大规模的市场是最强大的优势。中国拥有14亿人口,4亿中等收入群体,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发展不断拓展市场需求。如果能够打通国内生产、流通、分配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需求潜力会进一步发挥出来,这不仅能够支撑中国经济更长远的发展,同时还可以带动世界经济的发展。

  从供给看,中国的产业技术与西方国家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在一些行业和领域赶上甚至超越他们。从学习技术进步而言,中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道路,已经走到了尽头。未来,中国是否能摆脱西方的技术产业发展路径的限制,是否能在产业和技术中领先,引领世界的产业转型升级,决定了是否能使得中国企业实现0到1的突破,在全球产业转型升级方面走在前列。从以上几方面来看,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完全可行的。

  “双循环”并不是说我们要关起门来搞经济,而是为了更好地与国际的大循环打通,打造国际国内双循环。“双循环”是当前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以及国内发展阶段转换以后,我们必须要走的下一步。“双循环”从供、需两端着力,比以往单纯扩大内需或者单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更加全面。除此之外,体制改革问题、收入分配格局调整问题等,都是其中应有之意。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内蒙古部分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而未补”

内蒙古部分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而未补”

内蒙古部分合作社借款建设高标准农田,由于补助资金迟迟未支付,合作社面临极大负债压力,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新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实际效用也未得到充分发挥。

·商业银行如何走稳“让利”“盈利”平衡木

迈向服务型制造的陕鼓实践

迈向服务型制造的陕鼓实践

从以生产压缩机等工业设备的传统工业企业,成长为提供完整工业解决方案及工业服务的大型上市公司,陕鼓集团始终稳坐行业龙头。

·首入世界500强 转型升级实现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