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开放包容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_ 经济参考网 _ 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官方网站

首页 >> 正文

以开放包容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2019-11-27 作者: 来源: 经济参考报

  近日,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银行、中国日报社主办的“大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第85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来自国家相关部委、国内外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500余人参加论坛。与会专家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利益相互交融,经济联系愈加紧密。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需要以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携手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经济全球化正处于发展、调整、变化的关键时期

  与会专家认为,单边主义与贸易保护主义势头难以阻碍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但经济全球化需要调整与变化。

  经济全球化大势难以逆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表示,经济全球化虽然遭受曲折,但大势不可逆转,国际上倡导自由贸易、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力量在不断壮大。中国银行董事长刘连舸指出,当前,全球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者和重要动力来源,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全球经济走出低谷具有重要意义。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周树春指出,全球化塑造的国际分工合作总体上利于世界发展,也为“后发国家”带来机遇。“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基本特征。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没有哪个国家能够脱离经济全球化而独自发展,脱离经济全球化的“本国优先”,往往南辕北辙,并增大全球经济风险。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认为,当前跨国公司推动生产要素全球流动的利益诉求仍然存在,发展中国家、中等收入国家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利益诉求也存在。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郑京平认为,全球科技进步将进一步发挥作用,能源、气候、反恐、网络安全、人口老龄化等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应对,逆全球化不会走得太远。中国银行纽约分行总监黄小军认为,以区块链、人工智能、3D打印、基因、大数据、清洁能源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蓄势待发,保护主义不可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永久性障碍。

  经济全球化正经历重大调整。张军扩认为,逆全球化问题短期内不易解决。一是发达经济体内部利益分配关系失衡和社会矛盾突出的问题短期内很难解决;二是非经济因素在经贸合作中明显上升;三是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涉及全球规则与体系的改革与重构,是一个十分复杂和艰难的过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蕴岭认为,经济全球化的调整主要涉及四个方面:一是越来越多的国家政策内顾倾向明显,并试图以贸易战来纠正贸易不平衡和投资不平衡。二是经济全球化需要更多考虑社会支持因素。三是中国的全球化战略也进入调整重构期,更加注重开放的深度和均衡。四是数字经济、互联网治理等新兴规则加速重构。黄小军认为,经济全球化未来有三种走向,分别是孤立主义、双边主义和新多边主义。最有可能的是双边主义中夹杂着新多边主义。

  经济全球化需要利益再平衡。张军扩认为,一些发达经济体内部出现利益分配关系的严重失衡。尤其是普通蓝领劳动者,不仅相对收入水平下降,有些绝对收入水平也出现下降。张蕴岭认为,产业链的全球转移和扩大使得贸易不平衡进一步扩大。

  坚持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

  与会专家认为,单边主义与贸易保护主义不仅损害全球共同利益,也无助于全球性问题的解决。需要坚持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并进一步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

  多边重要性大于双边。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胡正跃认为,不能靠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解决全球化出现的问题,要坚持多边主义,维护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激发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力。迟福林提出,坚定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不仅是中国扩大开放的重要目标,也是新型开放大国的全球责任。中欧论坛发起人高大伟认为,各国需要重新巩固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并适应全球多极化与新一轮科技革命等大趋势,共同建设一个适应新形势、新问题的多边规则体系。欧亚研究中心高级顾问、原欧盟企业总司对外贸易和工业谈判专家法内尔认为,双边谈判效率较低,且难以解决减贫、气候、可持续发展等全球性问题;小型经济体与欠发达国家在双边谈判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各国应当把维护巩固多边贸易体制作为优先选择。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刘尚希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形成了全球性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世界成为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风险共同体,维护和巩固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重要性凸显。

  在坚持多边主义中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波黑塞族共和国前总理姆拉登·伊万尼奇认为,近年来,全球规则制度建设滞后于经济全球化实际进程,由此带来了一系列全球性问题。胡正跃提出,各方都应以开放为导向,推进结构性改革,促进创新增长,参与融入全球经济。刘尚希认为,需要从风险共担的角度认识问题、看待问题、理解问题,以集体行动应对全球公共风险。

  发挥中国在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中的重要作用。姆拉登·伊万尼奇认为,中国可在支持全球多边主义、多边机构的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这不仅会使中国获益,世界也会得到好处。迟福林提出,在高水平开放新阶段,中国不仅要加快对接现行国际基本经贸规则,而且要尽快对标高标准的国际经贸规则。中国外交部原副部长何亚非认为,中国应力所能及地为世界各国提供其经济发展亟需的“全球公共产品”,为全球化新时代的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做出中国应有的贡献。张蕴岭提出,中国应更加积极、更具创造性地推动多边体系的改革。要在捍卫多边贸易体制基础上,提出更多创造性的实质性内容,并进一步增强全球多边体系的包容性。法内尔指出,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是中欧共同的责任,需要加强中欧在WTO及其他国际组织中的合作。

  以“一带一路”为载体推进新型经济全球化进程。何亚非认为,“一带一路”加强互联互通,通过合作加强集体安全、建立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在利益共同体基础上协力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随着“一带一路”的参与国家越来越多,早期收获也越来越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史育龙认为,共建“一带一路”要在制度规则推进上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一是实现“一带一路”倡议与其他国际性倡议有效对接;二是实现第三方市场合作中贸易投资规则与现行经贸规则的对接;三是实现与绿色可持续规则的对接。瑞典汉学家万登道提出,从欧洲角度来看,“一带一路”的宏大框架,需要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形成机制化安排,以消除误解,增强各方预期。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认为,以邮轮旅游为重点破题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具有可行性,且潜力巨大。

  重塑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

  与会专家认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只有坚持协调、合作、稳定的基调理顺大国关系,做大大国间的合作蛋糕,才能为世界提供一个稳定可预期的环境。

  大国之间竞争呈现长期化、复杂化态势。应以全球视野、长期视角、战略思维重塑新型大国关系。周树春提出,全球大国关系直接关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世界变局”是否跨越“修昔底德陷阱”,涉及人类发展是前进还是倒退。胡正跃认为,需要加强大国协调合作:一是世界各大国应做出大国担当,加强合作,管控分歧,增进世界人民福祉;二是尽早推动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取得实质进展;三是中日都应珍惜重要机遇,携手推动两国经贸合作关系迈上一个新台阶;四是加强中国与其他金砖四国的经贸合作进程。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商务部研究院原院长霍建国认为,要积极把中美关系引向合作竞争的关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曹文炼提出,中美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仍具有巨大合作空间,根本出路在于双方继续谈判,相互学习,增强彼此信任。

  (执笔人:郭达 钟尹曼)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农资“忽悠团”屡打不绝 测土配方“叫好不叫座”

农资“忽悠团”屡打不绝 测土配方“叫好不叫座”

记者走访了解到,一些农村肥料市场秩序混乱、监管乏力,换包装、偷含量、傍名牌、套洋名屡见不鲜,一些不法商家虚假宣传误导农民,少数商贩恶意坑农,农民无从辨别真伪。

·警惕区块链成行骗“金字招牌”

8.7亿吨劣煤生金之路

8.7亿吨劣煤生金之路

宝清蕴藏的8.7亿吨褐煤此前并不被看好。如今,科技改变了这些劣煤的命运。

·云南煤炭产业集团破茧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