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立足中国模式探索经济学管理学中国学派
2019-11-06 作者: 冯彦明 来源: 经济参考报

  近日,经济学管理学中国学派60人论坛2019年秋季研讨会在浙江财经大学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原所长金碚认为,微观-宏观经济学基于牛顿物理定律,以自相矛盾的“经济人”假设为前提,脱离了现实,无法解释和解决中国问题,对西方问题也缺乏解释力。他认为,只要把历史因素、人的价值文化因素、制度因素等放到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范式框架里面,就会发现世界有不同的域。

  浙江财经大学原校长、中国政府监管研究院院长王俊豪认为,政府监管是中国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要不断加强的政府职能,要从政府监管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监管机构体系、监管方式体系、监管监督体系和监管绩效评价体系五个子体系构建中国特色监管理论体系。

  天津财经大学原副校长于立、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戚聿东对互联网经济学问题作了新的阐释。于立提议建立互联网经济学,其中包括经济、产业与市场、企业、产品、政策等方面内容。戚聿东认为,数字经济在对传统经济带来颠覆式创新和毁灭性创造的同时,对经济学、管理学也带来了深刻挑战,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进程中,数字企业在管理上也需要与时俱进。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戒骄、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原院长冯根福、郑州大学商学院经济系主任李中建针对当前一系列理论和现实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刘戒骄提出,国有企业要实现竞争中性,就要精简政府企业的运作形式,监管国有企业的政府部门相对独立,且不应干涉企业商业活动的日常管理。冯根福认为,区域文化的不同是造成区域经济差异的重要原因。应加强干部交流、因地制宜实施工业化和环境保护政策、对落后地区集中力量重点开发、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李中建认为,我国国有企业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国脱贫攻坚做出了基础性卓越性的贡献。

  此外,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晓东认为,解放思想吹响了告别贫穷的号角、制度创新释放了社会生产力、融入世界追逐全球化浪潮、核心技术和产品创新推动了筋骨升级。《中国经济学人》编辑部主任李钢认为,人口红利贡献了中国经济增长的至少1/4。

  关于经济学管理学中国学派的建立问题,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李曦辉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全球化的中国版本,用管理学的逻辑分析会发现这种全球化模式优于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模式。《企业管理》杂志社社长孙庆生提出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变革。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冯彦明则通过分析西方经济学的根本缺陷和当前世界的现实问题,认为经济学中国学派应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从研究现实的人出发,以实现以人为本、经世济民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庆典成经典 国企显力量

庆典成经典 国企显力量

在这场精彩绝伦的国之大典背后,有着超过10万名首都国企人的无私奉献。他们是一支不讲条件、不提困难,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国企铁军。

·在外打工不如返乡就业 农民工回流力促中西部发展

产业升级须实体经济与科技并举

产业升级须实体经济与科技并举

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实体经济仍是未来依靠,强化科技支撑、做精做强做“绿”制造业,是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科技赋能新旧动能转换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