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绿水青山
环境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 生态文明红利不断释放
2019-09-12 作者: 记者 班娟娟 实习生 陈淑兰/综合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从飞跃发展带来环境阵痛,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70年来,伴随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加速推进,我国走出了一条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特色道路。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度之密、监管执法尺度之严、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如今,我国生态文明红利正不断释放,越来越多的地方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绿水青山美丽画卷越铺越广,金山银山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

  曾经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库布其沙漠,原来几乎寸草不生、动物绝迹。如今,6000平方公里的绿洲,5000亿元的生态财富,让库布其沙漠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被联合国确定为全球第一个生态经济示范区,为世界提供了荒漠化治理的中国样本。

  2019年2月,英国《自然·可持续发展》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从2000年到2017年全球新增的绿化面积中,约四分之一来自中国,居全球首位。

  从荒漠化治理到污染物减排,从环境治理到生态经济,从城镇到乡村,70年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非凡成就。

  污染物排放多次超额完成控制目标。2010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2185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1238万吨,比2005年分别下降14.3%和12.5%。2015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2224万吨,氨氮排放量23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859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1851万吨,分别比2010年下降12.9%、13%、18%和18.6%。

  保护“蓝天”“碧水”“净土”,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初战告捷。“大气十条”目标全面完成。2018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121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占35.8%,比2015年提高14.2个百分点。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较2005年降低45.8%,提前完成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40%~45%的目标。全国地表水1935个水质断面(点位)中,Ⅰ~Ⅲ类比例为71%,比2016年上升3.2个百分点。全国固体废物进口总量2263万吨,较上年减少46.5%。

  在河北廊坊市安次区龙河湿地,大批的鹭鸟正从天然湿地迁徙而来。而在几年前,龙河水资源严重不足、自净能力差、淤积严重、景观缺失。龙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部负责人告诉记者,2018年4月,湿地项目进入场地,当年10月就投入运营,如今国控断面水质已经达标。现在这里迎来了大群的鸟和各种原生鱼类,当地村民还用捞捕的鱼实现了创收。

  “参照国际经验并综合考虑我国治污减排的进展,可以预见,2035年左右我国的环境质量将实现根本性改善,实现‘碧水蓝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环境政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陈健鹏表示。

  走入河北廊坊辛房村,家前屋后两平方米左右大小的庭院式污水处理设施令人眼前一亮。生活污水进入调节池以及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后,污水净化进入清水池。“不用村民掏一分钱,就将厨房污水变成清水,用来浇灌花草和菜地。设施上方还种上了绿植,整体效果也很美观。村民安装积极性很高。”村民李克亮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70年来,我国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经历了从零起步到迅速发展的过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2017年,我国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086亿元,比2001年增长8.3倍。与此同时,国家积极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开展村庄环境整治,重点治理农村垃圾和污水,农村人居环境日益得到改善,人民的幸福感不断提升。

  “四梁八柱”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四梁八柱”,来源于中国古代传统的一种建筑结构,靠四根梁和八根柱子支撑着整个建筑,四梁、八柱代表了建筑的主要结构。令人瞩目的环保成就背后,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步稳蹄疾。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四梁八柱”制度体系基本形成,环境法治建设加快完善。

  1973年,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成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第一个里程碑。1978年,全国人大五届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首次将“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写入宪法。1983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正式把环境保护确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七五”期间,我国发布首个五年环境规划——《“七五”时期国家环境保护计划》……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度之密、监管执法尺度之严、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

  40多项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方案制定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订施行。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以七场标志性战役为主要内容的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展开。

  环境保护投入也实现了跨越式增长。80年代初期,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每年为25-30亿元,80年代末期年度投资总额超过100亿元;“九五”期末投资总额达到1010亿元,“十二五”期末投资总额达到8806亿元。2017年,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为9539亿元,比2001年增长7.2倍,年均增长14%。

  专家认为,随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环境政策体系将更为完善。“可以预见,随着环境监管体系改革和排污许可改革的推进,环境监管机构获取排污单位环境信息的能力将显著提高,以此支撑精细化政策工具的应用。大数据、卫星遥感遥测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将支撑环境政策创新。环境税、排污权交易等市场化政策工具有望在2020-2030年开始有效运行并发挥作用。”陈健鹏说。

  环保产业迎来战略机遇期

  在规划、政策及强有力的环境监管引领和推动下,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环保产业也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期。

  中国环境保护协会、生态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联合发布的《中国环保产业分析报告2018》指出,2015-2018年,环保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约达16%,远高于同期国民经济的增长幅度,环保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逐步提升。环保产业营业收入与GDP的比值,已由2004年的0.37%增长到2017年的1.63%,对国民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率从0.3%上升到2.4%。

  不仅如此,产业结构快速优化,产业集约化发展加速,形成了一批大型骨干企业集团。企业数量占比约11%左右的较大规模环保企业,其环保业务营业收入占比超过80%,营业利润占比超过90%。环保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入国际第一方阵。2008年以来我国环保技术相关发明专利的数量已超过日本、美国等国家,世界排名第一。近10年全球环境领域发明专利申请量中,有44%来自中国。

  “随着中国迈入高质量发展时期,环境产业也迎来战略机遇期,我们正从污染治理走向环境修复和环境创造。”中持股份董事长许国栋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在环境大建设背景下,涌现出了黑臭水体治理、海绵城市、城市水环境升级、土壤修复、流域治理等众多产业机会。以城市水环境为例,我们现在要考虑的不光是污水处理厂建设,还要考虑面源污染与水环境,考虑雨水、管网和水系。往生态角度延展,还包括有机质与城乡物质循环,近郊开发,包括环境设施建设、提标、生态化,近郊农业、休闲养老、景观等。

  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长傅涛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关键期、攻坚期和窗口期。真正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还有很艰辛的路要走。十九大后,中国进入全面开启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背景下,需要有新的经济形态和新的产业支撑。

  从环境产业本身来看,“之前把好干的活都干完了,如污水处理厂BOT、垃圾焚烧等领域已经十分火热。而现在留下的都是‘难啃的骨头’,如农村环境、地下水污染等问题还很突出,环境管理要走向更精细化、均衡化的环境服务。环境产业正在走向‘两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产业时代,需要用改革和创新来构架‘两山’产业。”傅涛说。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天然气产供储销建设谋划重大布局

天然气产供储销建设谋划重大布局

在大力提升上游勘探开发力度的同时,天然气产供销体系建设在中游的重点则是加快天然气管网建设、补足储气调峰短板。

·“一带一路”沿线电力缺口创造投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