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 正文

潘鲁生《美在乡村》:探寻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2019-04-22 作者: 张利民 来源: 经济参考网

  “《美在乡村》新书发布暨学术研讨会”近日在中国文联会议中心举办,来自文艺界和出版界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研讨“乡村文化振兴”时代命题思考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美在乡村》是潘鲁生教授近五年来围绕乡村振兴现实议题进行深入调研以及理论思考的系统性学术成果。全书分为乡风文明、村落保护、手艺农村、农民画乡、乡愁记忆五个章节,篇幅40万字,从理论到实践两个层面回答了乡村文化建设的相关命题。

  作者认为,文化工作者需要从根本上把握乡村发展的文化动力,以乡村文化为命题,求解乡村现实发展中面临的传统与现代、经济与文化、城市与乡村、国家政策与农民需求等现实的关系问题。

  潘鲁生把乡村看作是文化的家园、情感维系的原乡,书中对于乡村文化的论述是从认识其美学属性开始的。他认为,乡村之美既是具象的乡村风貌之美,是可感的风土人情之美,是理想中要振兴和传承发展的乡村之美,也是人们面对乡村时所报以的情感和美学态度。正是因为如此,乡村之美是认识乡村、理解乡村、求解乡村问题的原点。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副局长、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认为,《美在乡村》主题宏大,从乡风文明开篇,讲了理论研究的方法和思考,是有世界眼光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委员会主任刘魁立表示,看了这本书以后,觉得中国的农村应该是继承和弘扬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道德修为和审美成就的农村。这样的农村才是现代的中国农村,美的农村,可亲可心的农村。潘鲁生所做的有益的工作不仅是留下历史的印记,同时也对未来的生活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深刻的启示,对于未来的生活愿景的建设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这本书应该成为新农村建设非常重要的参考书。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邓福星认为,全书五大部分既注意到历史发展当代性的问题,也注意到相互联系的问题,注意到宏观的、整体的,还写到非常个案的问题,整个内在的逻辑性、结构非常严整清晰。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国家古籍整理领导小组成员张柏春认为,这部书探讨了物质和非物质两个方面,融合为一体,特别充分地展现了中国乡村之美。这部书对我们做科技史的人和参与做传统工艺、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工作的人,非常有启发,很有帮助。这样一部书是中国乡村文化研究非常重要的新成就,对于重构中国乡村社会,探索中国式的乡村现代化会提供很多启示。

  中国民协副主席、中央美院教授乔晓光认为,《美在乡村》中的田野报告,是一个跨界的、多元的、融合了个人、社会和专业领域的一个综合性的报告。这本书的独特性其实也在揭示着当下怎么来解决现实问题,打通学术和现实,打通社团、政府职能部门和现实需求的关系,把现实和一切可能都联系起来。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高丙中认为,整个论述超出了民俗学或者是艺术学的范畴,延伸到公共文化、创新产业、文化经济、精准扶贫等方面。如果从美和艺术的角度寻找到乡村农民本身的特点,通过特点来给他机会发挥潜力,有可能形成理论上的成果。潘鲁生在这点上贡献了一部好的作品。

  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认为, 这本书从理性和感性,从美学、民俗学好多方面给了我们关于乡村美的论述,是作者田野调查加上理论的驾驭的重要成果。当我们在现代化的城镇化道路快速前进的时候,我觉得乡村文明、乡村文化很多消费载体需要充分焕发出生命力。《美在乡村》是建设美丽中国一部重要的参考书。作为编辑人和出版人,刘东杰社长发现潘鲁生近些年以乡村为题的好多文章散遍于不同媒体,就和作者共同策划了《美在乡村》选题。确定了本书反映乡村之美、民情之美的追求和图文并茂的思路,编辑团队承担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技术性的工作,功不可没。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萧放认为,读了潘鲁生的《美在乡村》获得很多启发。第一,乡村不仅是一个有道德的精神价值,实际上还有很多资源性的价值,例如书中介绍的乡村手艺、乡村艺术,是乡村复兴一个重要的方式,也是乡村情感智慧技艺的重要体现。第二,乡村社会的再结构,社会关系的再建立,如何保持乡村固有的机理和地理环境协调的形态,乡村传统空间和现代空间的融合,书里有精彩的论述。第三,本书最终的目的是重建乡村的美好生活。本书不仅是做经验性田野行走的采风,更多是通过资料寻找一种理论的建构,寻找一个艺术社会学概念的落实,把理论和实践非常紧密地结合,目前来看达到了本学科里的最高水平。《美在乡村》对美丽乡村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地方政府开展新农村建设研究,古村落保护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向云驹认为,这部著作是民间文化学科领域的非常独特的成果。潘鲁生的一个贡献,是把民间手艺的振兴加入民间文化发展的历程中来,补充了民间文化整个大概念,把民间文化的发展和现实乡村的发展结合起来。标题“美在乡村”,很有实践性,更来自于实践。对文明发展的概括用美来定义,这是一个大问题,是世界发展、文明前景的问题。乡村保护,最后没有保护好是美学标准被瓦解、被冲击的原因。乡村的振兴必须是乡村优秀传统美的复兴和振兴。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民艺》杂志执行主编孙建君认为,《美在乡村》对乡村文化的认识非常透彻。从国家政府层面,近十年关于乡村问题提出了五个概念,美丽乡村建设、传统村落保护、城镇化进程、特色小镇模式、乡村振兴,基于这些模式和这些提法,潘鲁生从文化的角度进行了深入思考,进一步开启了手艺学的思考与研究,为乡村手艺的发展与振兴做了大量社会实践工作。《美在乡村》还给我一些深刻的启示,关于乡村振兴的手工艺需要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遗产与资源的关系、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马国仓认为,《美在乡村》是一部以人民为中心的用情之作,内容写的是乡土、民艺、文化,来自田间地头的调查,体现了作者的用情,也体现了作者的责任担当。这是一部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主题出版力作,书中论述三农问题和乡村振兴,都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有温度,内容来自田间地头,字里行间能感受到温度;有深度,这些调研有对中国乡村文化比较深的系统思考。这是一部高质量的原创佳作。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是要有一批高质量的作品,山东教育出版社的这本书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个侧面。本书内容好、设计美、编辑佳、印制棒,是一部文化精品。本书直面乡村问题,问题导向、问题意识非常强。书里很多内容是抢救性的,并提出了对问题前瞻性的解决方案,难能可贵,这是作者研究功力的表现。

  山东大学教授、《民俗研究》主编张士闪表示,潘鲁生以民艺为主要研究领地域,广泛关注民间文化和乡村生活世界。他在田野中思考文化,将生活融进学术。他研究的视野能够把无数鲜活的生命个体,大江南北多元多样的地方生活共同体和中华文明大一统进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伟大力量结合得非常好。中国社会急剧变迁,他努力从民间手艺和乡村生活的层面来感受和触摸中华传统文化的生活之根。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美在乡村》装帧设计师陈楠表示,这本书信息量巨大,寻求一种更好的阅读体验与视觉逻辑线索是关键点。在做装帧设计时结合潘鲁生三十年田野调研足迹,融入信息可视化设计规律,营造了生动流畅阅读感。

  山东教育出版社社长刘东杰他表示,这本书实践性和理论性相结合,对乡村振兴和乡村文化建设研究体系进行新的拓展,为各地方政府开展新农村建设研究、古村落保护、农村手艺传承研究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参考,对于今天的美丽乡村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书的创新性艺术设计也是一大亮点,通过地图定位等可视化方法,生动体现出

  作者潘鲁生认为,农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母体,农村文化是中国社会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工作者需要从根本上把握乡村发展的文化动力,以文化为关键,求解乡村现实发展中面临的传统与现代、经济与文化、城市与乡村、国家-市场-民间社会等现实的关系问题。

  作为一名长期在民间文艺领域深耕的专家学者,潘鲁生从事民艺研究与田野调研三十余年,一直致力于民间文艺的抢救、保护与传承实践,调研足迹几乎遍及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早在1997年,他从民艺学理论视角出发提出了“民间文化生态保护”计划,并在此基础上将关注的视点从民间艺术延伸到乡村重建等学术命题,其“手艺农村——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调研”和“城镇化进程中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现状与发展研究”在学术和政策层面都获得了广泛的关注。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要买包先配货 爱马仕配售潜规则禁而难绝

要买包先配货 爱马仕配售潜规则禁而难绝

来自上海的季女士是爱马仕上海恒隆广场店的常客。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提出要购买某款包的时候,该店的销售明确表示要求“配货”,并且告知“配货”的物品不含皮具。

·只收钱不审核 部分行业协会成乱收费重灾区

潍柴交出高质量发展答卷

潍柴交出高质量发展答卷

今天的潍柴已在全球版图建立起一个“超级大家庭”,搭建起以中国总部为核心的遍布全球、相互协同的业务群落。

·落实"一带一路"倡议 打造示范标杆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