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人工智能最新成果发布:像医生一样“思考”
2019-02-19 作者: 记者 肖思思/广州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人工智能不仅能够“看图”识别影像,还能“识字”即读懂病历中的文本信息。

  日前,这项关于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的最新重磅科研成果在线刊登于世界顶级医学科研期刊《自然医学》上,文章题为《使用人工智能评估和准确诊断儿科疾病》。

  由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夏慧敏教授、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张康教授等专家领衔的医疗数据智能化应用团队联合人工智能研究和转化机构研发的“辅诊熊”人工智能诊断平台,通过自动学习来自56.7万名儿童患者的136万份高质量电子文本病历中的诊断逻辑,应用于诊断多种儿科常见疾病,准确度与经验丰富的儿科医师相当。

  这是中国研究团队首次在顶级医学杂志发表有关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基于文本型电子病历(EMR)做临床智能诊断的研究成果。

  根据文章,这个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应用到临床中。首先,它可以用作分诊程序。例如,当患者来到急诊科,可由护士获取其生命体征、基本病史和体格检查数据,输入到模型中,允许算法生成预测诊断,帮助医师筛选优先诊治哪些患者;另一个潜在应用是帮助医师诊断复杂或罕见疾病。通过这种方式,医师可以使用AI生成的诊断来帮助拓宽鉴别诊断并思考可能不会立即显现的诊断可能性。

  业内专家认为,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但还局限于相对标准化的静态图像数据。在这项最新科研成果中,人工智能在识别影像的基础上,能更进一步读懂、分析复杂的病历文本数据(医生的知识和语言),意味着人工智能或将能像人类医生一样“思考”。

  “这篇文章的启示意义在于,通过系统学习文本病历,人工智能或将可以诊断更多疾病。但需要清醒认识到,我们仍有很多基础性工作要做扎实,比如高质量数据的集成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为大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需要算法工程师、临床医生、流行病学专家等在内的多专家的通力合作。此外,人工智能学习了海量数据后,其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仍然需要更大范围的数据对其进行验证和比对。”夏慧敏说。

  在可预期的未来,推开诊所的门,可能里面没有穿着白大褂的医生,而是人工智能医生。人工智能时代其实已经来了。我们要做的只是完善它,让它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身份信息遭冒用 “被法人”现象频发

身份信息遭冒用 “被法人”现象频发

受访人士呼吁,加快推进部门信息共享与协作,尽快出台统一核验办法,堵住这一漏洞,同时加强对身份信息泄露买卖等行为的打击力度。

·北方部分农村市场“山寨牛奶”泛滥

僵尸企业“借尸还魂”造劣质水泥

僵尸企业“借尸还魂”造劣质水泥

以“租赁”之名“借尸还魂”的南阳水泥厂不仅无视环保部门处罚,还制造劣质水泥,造成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

·津冀港口国企融合迈出实质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