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高端制造彰显民企力量
2019-01-14 作者: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编者按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而民营经济则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有数据显示,民营企业数量占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超过了80%,在轻纺、食品、电子、机械等普通制造业及制成品等行业已占绝对优势;而在重大装备、高技术等高端智造行业更是三分天下有其一,有的甚至占据了半壁江山。

  中国的民营企业大多是从市场竞争的“摸爬滚打”中诞生、生存和发展起来的,对市场变化和技术进步十分敏感,这使得他们具有超强的市场竞争和技术革新意识。同时,民营企业又具有产权清晰,决策程序简明以及结构轻量化等特点,这决定了他们在技术创新活动方面更具效率和活力,能够根据自身获取的行业先进技术变化动向,有效促进创新技术的商品化转变。

  可以说,中国是民营经济最重要的市场,而中国市场也容纳了全球最大的民营经济总量。如今,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一系列改革政策的出台,中国民营经济也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期,中国民营企业也展现出了更广阔的全球视野和更为强大的产品创新与技术服务能力,推动着“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

  吉林省四平市巨元瀚洋板式换热器有限公司打破国外企业技术封锁,在核电领域国产换热器的应用方面取得突破。图为该公司的集成式产品制造中心。资料图片

  高端智造释放民企巨大活力

  记者 屈凌燕/杭州报道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一系列改革政策的出台,民营企业凭借敏感的市场嗅觉和超强的技术革新意识,在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高端智造领域释放出了巨大的活力,并掌握了部分标准制定的话语权。

  民企助力高端智造爆发式增长

  从新能源汽车到无人驾驶汽车,民企正争相投入智能汽车领域。继阿里巴巴连续曝光无人车、车路协同技术方案后,阿里也宣布升级汽车战略:由车向路延展,利用车路协同技术打造全新的“智能高速公路”。

  相比于汽车这颗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航空领域曾经是民企无法企及的珠穆朗玛峰,如今不少企业家凭着在制造业数十年积累的家底,和不断“走出去、引进来”吸收整合的全球先进技术、人才,立志攀爬高峰。

  2018年8月28日,位于浙江新昌万丰航空小镇的万丰制造首批通航飞机下线试飞。民企万丰奥特控股集团是亚洲最大的铝合金轮毂生产基地,通过收购加拿大镁瑞丁、美国派斯林机器人、奥地利钻石飞机、捷克DF飞机制造公司等,万丰深入通用航空全球产业链各端,涉足飞机整机制造核心领域。

  无独有偶,另一家总部位于杭州的西子航空,已经成为欧洲空客、美国波音、加拿大庞巴迪、中航工业和中国商飞等国内外5大航空巨头的供应商,并获得了这5大航空巨头的272项特种工艺认证资质。同时,西子航空还是中国商飞C919大飞机的一级机体结构供应商。

  高端智造业释放出的巨大活力,不仅驱动着企业家们不断追求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也驱动着科学家们走上创业之路。

  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一直是我国制造业的难点。由海归学者团队创办的宁波江丰电子材料公司成功研发了第一块中国制造的芯片靶材,这家公司在集成电路制造的相关材料领域逐渐突破关键技术门槛,产品打入280家世界主流半导体制造企业供应体系。

  数据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8%和8.6%,分别快于规模以上工业5.4和2.2个百分点。

  专家分析,高端智造爆发式增长的背后是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相关年报显示,A股上市公司研发支出同比增长两成,占营收比重为4.78%。

  民企进军高端智造呈现四大路径

  从最初轻工业领域的针头线脑、纺织布料,到如今在许多高端制造领域实现了突破,并涌现出一批优秀企业,浙江民营企业经过漫长时间的积淀,最终厚积薄发。

  经过梳理,记者发现,浙江民企进军高端制造呈现四大路径。

  一是从产品制造的终端向上游装备制造延伸。在娃哈哈位于杭州下沙的生产基地,公司自主研制的码垛机器人,能完成成品箱的整列、抓取、码放等动作,用工少效率高。不仅如此,娃哈哈已成为食品饮料行业具备工业机器人、高端直驱电机等工业自动化核心部件和装备自行研发、自行设计,自行安装调试能力的企业。

  二是从零部件制造上升到整体方案,提升全球产业中的话语权。宁波均胜集团此前是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如今却将业务升级为汽车电子、车联网、智能驾驶。宁波均胜集团副总裁郭志明表示,汽车电子一直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垄断的领域。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均胜电子通过国际并购,艰难寻求突破之路,目前已经先后收购了德国隐形冠军企业普瑞、日本高田。收购日本高田后,均胜电子在全球汽车安全领域的市场份额占到第二位。

  三是从传统行业彻底转型高端领域。做了十多年“牛肉干大王”的杭州绿盛集团董事长林东再创业后彻底转型投入科研工作,亲任总工程师,在舟山海域研发了世界首台3.4兆瓦模块化大型海洋潮流能发电机组。该项目成功并入国家电网,实现了大功率发电、稳定发电、并入电网三大跨越。至此,中国成为继英国、美国之后,亚洲第一个、世界第三个全面掌握潮流能发电并网技术的国家。

  四是从中国市场走向全球化。对民企来说,走出去没有捷径,唯有一轮又一轮的技术创新。宁波东海集团总经理袁霞萍告诉记者,公司自主生产的智能计量水表去年在参加比利时PIDPA水务公司招标中,以绝对高分击败来自欧洲的竞争对手,让中国的容积式水表首次进入欧洲主流市场。

  民企掌握“浙江制造”标准话语权

  从2014年开始,浙江省坚持市场化运作和政府引导推动相结合,打造全国首个区域型公共品牌——“浙江制造”,目标定位是高品质、高端化。

  据悉,“浙江制造”标准是浙江省为打造浙江制造业中高端区域品牌而实施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企业使用“浙江制造”标识,认证企业必须在产品和管理方面具备“先进性、创新性、带动性、责任性”四大特征,产品质量水平必须达到国内一流、国际领先,企业管理方面也要具有卓越的绩效管理模式。

  浙江环球滤清器有限公司是我国滤清器行业的单打冠军企业。在浙江制造品牌认证过程中,企业倒逼自身实施质量战略,率先对滤清器系列产品进行标准化。2016年,公司牵头制定了《内燃机旋装式机油滤清器》浙江制造标准,并于2017年初获得浙江制造认证。

  目前,已有344项“浙江制造”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83家企业获得327张“浙江制造”的认证证书。这些认证企业在品牌价值、市场技术创新等各方面都明显优于同类企业,一大批行业龙头、“隐形冠军”脱颖而出,企业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

  “标准就是话语权。”在正泰集团副总经理廖毅看来,浙江制造正在经历转型,而转型的关键就是掌握标准。随着“浙江制造”认证体系逐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浙江企业成为行业领域的“制标者”,获得更多市场话语权,并带动行业整体质量的提升。

  业内人士表示,我们在全球高端智造领域的份额依然很低,存在巨大的增长空间。例如,随着国内消费升级与国际市场的开拓,高端消费制造品牌的成长之路远未结束,而依赖于大数据和智能算法,人工智能将会在安全视频、人脸识别、教育、医疗、金融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吉林民企转身“高精尖新”

  记者 段续 姚湜 薛钦峰/长春报道

  提起东北老工业基地,许多人会有“傻大黑粗”的固有印象:石油、钢铁等处在产业链上游的基础工业产品多,企业规模大,产业文化厚重……

  近日,记者深入长春、吉林、四平等地调研发现,许多“高精尖新”的民营企业正在蓬勃发展,创新技术不断涌现,有的已成长为行业“隐形冠军”,为东北振兴注入源源活力。

  科技公司小而精 技术是“杀手锏”

  在长春市光电与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里,企业规模不到150人的永利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是二氧化碳激光器行业的佼佼者。

  “公司人不多,但技术不含糊。”永利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尚勇拿起一台小型机器对记者说,这款合束激光器是企业的拳头产品,输出功率是普通产品的两倍,解决了薄金属和非金属厚板材的切割问题。“这款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打破国外垄断。”说到这里孙尚勇很是自豪。此外,企业研发的光催化技术也是“杀手锏”,涂覆催化剂后,二氧化碳激光管使用寿命大大提高。

  据了解,二氧化碳激光器广泛用于激光切割、焊接等近50个行业,永利激光在行业内名气很大。目前,永利激光是大族激光等国内百余家激光整机厂家的核心配套企业,近三年销售收入年均增速超40%,有的订单排到了三个多月后。

  孙尚勇说,目前企业正在研发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准备在航空航天、3D打印等领域大展拳脚。

  面向未来搞研发 老企业“生新芽”

  身着防尘衣,戴上口罩,通过电子门严格把守的风浴走廊走进超净车间,硅晶片整齐码放进光刻机,屏幕上各项参数闪现。地处吉林市的华微电子公司车间科技感十足。

  “这就是芯片雏形。”华微电子产品总监杨寿国说。车间里,硅晶片被做成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等半导体芯片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等领域。

  在半导体领域,如果说以CPU为代表的集成电路是大脑,那么功率半导体器件就是实现大脑指令的手和脚,二者缺一不可。同时,IGBT也是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部分最核心的控制元件,占整车成本近10%。

  华微电子公司电子技术质量部经理宋洪德说,20世纪90年代,华微曾成功攻关彩电用大功率晶体管,如今华微电子研发的新产品依然连续多年排名全行业产销第一。

  主要市场在华东、华南,原材料产地也在南方,为何依然扎根东北?在首席执行官聂嘉宏看来,持续稳定、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是东北最大的吸引力。如今,华微电子每年能加工400余万枚芯片,自主掌握了IGBT薄片工艺、寿命控制、终端设计等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引领行业攀高峰 老产业“等风来”

  不久前,位于浙江舟山的波音737完工和交付中心成功接收了一套智能换热机组,为飞机组装、维修提供重要保障。这套换热机组的制造商正是来自吉林四平市的巨元瀚洋板式换热器有限公司。

  在巨元瀚洋板式换热器有限公司的车间里,记者看到,压机模具冲压部分缓缓下降,紧紧将板材“挤”住,半分钟左右,板片就成型了。“换热器是一种实现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工业生产不可或缺,但高端换热器核心技术一直被国外封锁,国内企业只能涉足低端市场,被动跟随。”公司负责人李忠林说,“作为龙头企业必须搞研发,向高端转型。”

  为了谋求突破,四平市相关部门为企业牵线搭桥,设立换热装备专家工作站,联系清华大学等多家科研机构前来与企业合作,研发能力快速跃进。如今,巨元公司突破了国产换热器在核电领域的应用,打破国外企业技术封锁。公司副总裁詹福才表示,过去两年企业年销售收入增长率超30%,目前占据国内板式换热器30%以上的市场份额。

  随着环保要求越来越高,更加节能的换热设备正迎来“风口”,前景越来越好。李忠林说,公司正在联合行业内企业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整合四平的换热器产业资源,把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挥集群效应谋求更大发展。

  青岛民企抢占高端智造高地

  记者 苏万明/青岛报道

  近年来,在拥有悠久工业传统的青岛市,民营经济这支重要“生力军”,正在加速“进军”高端制造领域,涌现出一批以高、尖、新为主要特征的“行业翘楚”,加速引领青岛市新旧动能转化,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展现越来越强的“民企力量”。

  民营高端制造企业加速崛起

  始建于1999年的青岛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环境友好型新农药(制剂及原药产品)的研发生产,年产原药约5000吨、制剂2.5万吨。

  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韩先正说,海利尔目前已搭建了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农业部农药研发重点实验室、海洋生物源农药及环境友好型制剂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家级创新平台。“2010年至今,已开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鱼尼丁受体类新农药2个,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

  青岛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青岛是中国最早发展工业文明的城市之一,也是较早发展民营经济的沿海开放城市。据介绍,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海尔、海信、双星、澳柯玛、青岛啤酒等“五朵金花”就闻名海内外,且至今长盛不衰。比如,澳柯玛近年来又发展构建了家用制冷、商用冷链、生物冷链、超低温设备和装备、冷链物流“互联网+全冷链”产业体系。

  此外,一批新的民营企业近年来也在加速“崛起”,并快速抢占高端制造“阵地”。如创业板第一股特锐德、特种缆绳“行业高峰”海丽雅、东方铁塔、汉缆股份等民企,正以“隐形冠军”的姿态,为当地经济转型发展提供越来越多新动能。如青岛海丽雅集团,其特种缆绳产品广泛应用于海洋、安防自救等领域,目前已经成为特种缆绳的“行业标杆”。海丽雅研发生产的一种纤维绳,长9000米、直径仅5毫米,具备30吨拉力,耐海水腐蚀、耐水下高压且强度大,成为“蛟龙号”的“脐带”。

  民营经济成青岛经济增长新引擎

  民营经济也已成为支撑青岛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统计显示,2018年1至9月,青岛市新登记市场主体20.8万户,其中99.5%为民营市场主体;截至2018年9月,青岛市实有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129.78万户,占市场主体总量的97.55%,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总量位居山东省第一。2018年前三季度,青岛市民营经济实现税收859.26亿元,占全市新增税收的49.02%、比2016年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

  以城阳区为例,建区之初城阳区民营企业只有600多户,如今,城阳区民营企业已发展为5万多户,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民营企业,其中2家企业入围全国民营企业500强和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12件中国驰名商标全部由民营企业持有,“千帆计划”入库企业数量达383家,居青岛市首位,其中民营企业占比96.3%。

  2017年,城阳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698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民营工业企业增速为24.5%,高于全区15.2个百分点。同时,民营企业也是城阳区科技创新的绝对主力军,城阳区民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有232家,占总数93%。民营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取得各级各类科技成果数量均占全区总数九成以上。

  “民营企业家栉风沐雨、敢闯敢干,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参与公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诸多改革开放经验,都蕴含着民营企业的创造力,活跃着民营企业家勤奋创业的身影。” 城阳区委书记王波说。

  提升营商环境吸引民企落地

  随着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各类优化发展环境、提振市场预期的政策利好持续释放,青岛民营企业发展也迎来新的东风。

  据了解,山东省近期打出了包括支持民营经济发展“35条”、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45条”、扩内需补短板促发展“42条”等在内的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在此基础上,青岛市提出,要抓住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遇,进一步振兴民营经济,帮助民营企业加快融化市场的“冰山”、削平融资的“高山”、跨过转型的“火山”。

  城阳区最先行动起来。日前,城阳区委书记带领相关部门、街道、驻区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与29位企业家代表在青特集团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民营企业座谈会。民企负责人逐个直言困难问题,政府相关部门现场办公,敲定“排忧解难时间表”,尤其是针对民企反映较集中的融资难、降成本难、用地难、人才引进留住难等四大难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三利集团主要从事城市高层建筑供水技术研发,自主研发制造的智能电机和水泵,技术指标、制造工艺超越了欧洲知名品牌。“我们当时提出,本土企业产品存在‘墙内开花墙外香’的问题,希望政府帮助再提升一下本地市场知名度。”青岛三利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崔继红说,相关部门当即表示将支持本土企业的好产品优先进入政府采购平台。

  为进一步优化城阳区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畅通企业与政府的沟通联系,城阳区有关部门日前又整合推出了三条渠道——“爱城阳”APP、“城阳政务网”、“阳光热线”,通过增设书记信箱,为民营企业了解政策、反映问题、表达诉求敞开大门。

  “我们就是要坚持‘企业创财富、政府创环境’的理念,完善政商关系‘亲’‘清’机制,既当好‘店小二’,又当好‘急郎中’,切实做到换位思考,对企业‘有需必到、无需不扰’。”王波说。

  营商环境的持续提升,对民营企业产生了持续吸引力。近日,中商惠民供应链总部基地暨物联网产业园在青岛城阳“开仓”,投资总额约50亿元,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快消品供应链总部基地,预计3至5年内年交易额将超过300亿元。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部分村干部将扶贫政策拦在“最后一公里”

部分村干部将扶贫政策拦在“最后一公里”

一些基层干部将国家补助困难群众的“救命钱”视为“唐僧肉”,截留私分、虚报冒领、直接挪用,甚至“雁过拔毛”,让待脱贫户苦不堪言。

·谨防海洋牧场建设一哄而上借势圈海

2018:国企改革攻坚期加速破冰

2018:国企改革攻坚期加速破冰

2018年注定是国企改革历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章。

·沈阳机床:以技术创新突破转型坚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