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斩断代际“穷根” 成就孩子梦想
——陕西千阳用教育照亮脱贫之路
2019-01-02 作者: 李杰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学习先进文化,追求文明进步是人类永远的向往。早在春秋时期,孔子七十二贤之一的千阳人燕伋,就在家乡设馆授教,在秦地首传儒家文化。也许从那时起,学习文化、治贫先治愚的思想,就激励着一代代千阳人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作为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举,薪火相传。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千阳县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拔穷根的基础工作,坚持小县办大教育、穷县办富教育、山区县办强教育,下足绣花功夫,打造一流的办学水平,把扶志扶智扶技从小娃娃抓起,一点一滴地培养山里孩子自信自强、诚信友爱、顽强拼搏的品质,让每名学生都有人生出彩机会,不断攀登更高目标,彻底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千年顽疾”,走出了一条“志、智、技”综合提升的教育扶贫之路。

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小县办强教育 高点起步人生

  两千多年来,燕伋尊师重教的故事激励着千阳人对教育的厚爱。走进村村镇镇,楼房最好、环境最美的是学校,人们所议最多的是上学和成才。

  投资教育,就是投资未来。县上坚持高、职中教育领先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前教育普惠发展的思路,积极适应城镇化发展步伐,全面优化学校资源布局,在农村中心社区建设高标准小学、幼儿园;在县城布2所初中、3所小学和4所公办幼儿园,全县各镇公办幼儿园全覆盖,学生走读半径缩小到1公里以内,偏远山区学生全部纳入寄宿制学校,并享受营养餐计划和生活困难补助。“十二五”以来累计投资7.8亿元,完成了薄弱校舍改造、标准化学校建设、校园环境和运动场建设、幼儿园改扩建等教育项目200多个,学校幼儿园成为城乡最亮丽的风景和新地标。各学校按照初中24室1部、小学18室1部的标准配备教学设备,全面建成校园电子信息管理系统、教学系统,装配电子屏黑板、校园电视台、高清录播室、计算机室,舞蹈、书画、科技等部室有些设施全省领先,让山里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站在更高起跑线上,为当地培育更多高素质人才。

  教育树人,质量为先。千阳坚持把提高教育质量,特别是帮助贫困学生成功成才作为教育脱贫的主要目标。县上每年拿出300多万元,用于教学质量综合考核、争先进位和教学标兵奖励,激发了教职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工作热情。连续五年,全县高考位居地区前列,累计考入二本以上院校2000多人,贫困学生占37.7%。高职单招本科上线居全省前列,2018年达到89.4%,贫困学生占27.6%,百余名贫困家庭学生录入全国知名大学。山区农业小县办出了高质量教育,在宝鸡地区被教育界誉为“教育的千阳现象”,为贫困学生改变命运创造了广阔出路,为许许多多贫困家庭培养了改门换户之才,彻底斩断了“穷根”。

  做学生知心人 温暖孤独小心灵

  贫困家庭不能满足孩子正常的物质供给,让这些幼小的心灵在同伴面前降低了自信;留守贫困儿童物质、情感的双缺失更让他们自信不足,对人生“三观”产生了较大影响。这些孩子需要社会特殊照顾和特殊关爱,也是教育扶贫、扶贫扶志的重要方面。

  千阳县建立县长、局长、校长、师长等“七长”控辍保学责任机制,全面排查适龄学生就读去向,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必须坐进课堂,接受教育;对因健康原因不能正常上学的学生,落实人员送学上门,让残疾学生融入社会,让家长感受到政府的温暖,确保每一名适龄儿童按时接受正规教育,不漏掉一人,从受教育的机会上杜绝新文盲出现。县上全面落实贫困大学生救助政策,并对一家有两名大学生的贫困家庭增加5000元的双重救助,确保每一名贫困学生都能圆大学梦,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

  县上组织1400多名教职工结对帮扶2991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开展“四义务”活动,一对一因材施教,重点指导,从思想上感化、学习上帮助、生活上照顾,做他们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确保每一名贫困生安心读书,快乐成长。落实教师为346名农村留守儿童、单亲学生做“义工家长”,从知识辅导、心理疏导、情感交流、文体活动、心语表白等方面,弥补留守孩子亲情关爱缺失,补齐家庭教育短板;老师利用课余时间给贫困学生重点辅导,“做义务家教”,帮助提高学习成绩;学校组织家庭教育大讲堂,做“义务培训”,教会家长帮助孩子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县职业中专积极向海信、TCL、陕汽等大型企业推介学生实习务工,做“义务职介”,帮助贫困学生就业创业,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

  屋漏最怕连阴雨,贫困家庭抵抗风险的能力脆弱,遇到天灾人祸首先影响孩子上学。崔家头镇小学生李云(化名)父母离异,父亲精神类疾病加重,时好时坏无人照顾,李云面临辍学。帮扶老师多次上门动员其返校,经常为他洗衣洗头、赠送学习用品、照顾生活,给家庭重新点燃了希望,李云父亲病情也得到好转。高中贫困生李洋(化名)一年之内父母相继去世,迫于生活他准备退学打工谋生,学校老师耐心疏导,从物质、情感、生活、学习等多方面关心照顾,帮助这个无依无靠的孩子考取了宝鸡文理学院本科。千阳教育扶贫机制不仅有力地帮助李云、李洋这些贫困孩子完成了学业,人生道路步入更高层次,也让这些家庭看到了彻底脱贫的希望和力量。

  培育现代意识 增强成才自信力

  一般山区的孩子受成长环境、社会阅历、语言交流等因素影响,害羞怯场、缺乏胆识、不善交流,严重影响他们就业创业。可山区千阳的学生个个普通话标准、能歌善舞、体育书画、学习特长样样出彩。近年来,全县52.8%的贫困学生参加了市以上科技创新和艺体竞赛活动,3人成为国家级运动员,106项学生小发明荣获国家专利,红山中学被省上授予科技创新型学校。

  走进千阳的每一所学校,优美环境和启智励志校园文化对学生就是强大的鼓舞力量。在这里没有奥数集训、经常补课、重复作业和月考年考,最多的是书画、手工、机器人、电脑、歌舞、体育等校园兴趣班组,启发智力、培养志趣和学习进步习惯。每个学生每周有两节个人兴趣爱好课,特别是每周四下午放学后,所有兴趣爱好班同时活动,这一天下午也是学生最兴奋和快乐的时间,时间非常晚了还留恋手中的机器人、航天模型、绣花针和舞蹈服,不想回家。

  播撒行为可以收获习惯,养成习惯可以改变命运。千阳把扶贫扶志从娃娃抓起,以立德树人、起航人生为根本,围绕培养学生励志笃学、诚信友善、勤奋节俭的行为习惯,扎实开展学习、生活、卫生、劳动、安全、健体、节俭和文明礼貌“八种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从小塑造完美人格,增强生活自信力,激发改变命运的内生力和奋斗力。全县乡村少年宫、儿童成长家园实现镇区全覆盖,学校建立音乐舞蹈、创造发明、劳动技能等校园艺体兴趣团组432个,要求每一位孩子至少参加两个爱好兴趣班组,掌握1-2项艺体才能,贫困学生全部参加兴趣班组活动。燕伋小学贫困学生陈花(化名)性格内向,沉默寡言,像一只“丑小鸭”游离于同学和班级之外。在兴趣班的带动帮助下,一学期后就敢登台演讲、表演舞蹈,如今已在全校脱颖而出,经常担任大型活动主持人。在全市举行的中小学生艺术节、机器人大赛、体育比赛、书画比赛、汉字听写大赛中,千阳学生连年荣获个人和团体大奖,让他们从小树立起奋斗就能出成绩、山里孩子不比城里娃差、贫困只是暂时现象等满满自信力。

  强化技能就业 拓宽人生出彩路

  扶贫扶智,治贫治愚。县上针对大多数贫困家庭缺乏劳动技能的致贫原因,把技能培训作为教育扶贫的一个重要方面,区分不同人群的就业、产业需求,精准施策,拓展就业渠道,提升创业水平,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

  县上把高考、中考落榜生作为新兴重点就业、创业人群,采取学费补助、奖学金制等激励办法,面向市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开展电子电器、计算机、电商物流等社会热门专业技能+学历教育培训,让每个新步入社会的劳动力都有一技之长,实现技术就业创业,挣高工资。学校与大型企业建立校企合作,派学生到浙江海信、昆山立讯等企业开展工学实习,与长江三角洲等地区企业建立长期用工协议,月工资达4000-5000元,最高7000元。近三年,职业中专完成技能就业培训3000多人,就业率达95%以上,两名学生今年荣获全国中职技能大赛三等奖,总成绩名列全国第25位。城关镇贫困落榜生韩虎(化名)烹饪专业毕业后,创办农家乐月收入1万多元,实现一人创业全家脱贫。张家塬镇贫困落榜生张强(化名)钎焊班毕业后,介绍到上海龙工集团造船厂就业,月工资8000元以上,三个月工资收入就帮助家里摆脱了贫困面貌,实现了培训一技、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县上把技能培训向主导产业用工靠拢,整合教育、农业、人社部门培训力量,免费给贫困户培训刺绣、陶瓷、畜牧、家政等创业技能,并发补助金解决他们交通吃饭问题,带动1万多名贫困群众发展刺绣产业,年销售额5000多万元。县上创办“田间大学”,采取理论授课与果园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帮助2000多名贫困群众掌握现代矮砧苹果作务技术,在果园务工人均年创收2万多元,帮助2300多户贫困户发展苹果1万多亩,魏小杰等3户群众的苹果在全国苹果大赛上获奖。县北农林科技大学苹果专家李丙智教授说:“千阳农民是掌握了现代矮砧苹果作务和育苗的熟练工,到外地去个个是专家,都能挣高工资”。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平时慢急时难 琼州海峡过海不畅成“老大难”

平时慢急时难 琼州海峡过海不畅成“老大难”

“过趟海四五个小时已经是很正常的情况了,遇上天气不好我们就在港口附近坐车里等着,两三天也等过。”

·家庭装修市场深陷“信任危机”

2018:国企改革攻坚期加速破冰

2018:国企改革攻坚期加速破冰

2018年注定是国企改革历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章。

·沈阳机床:以技术创新突破转型坚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