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长江源生态保护志愿者的异乡中秋
2018-09-27 作者: 记者 魏玉坤 张大川/西宁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中秋节是阖家团圆的美好日子。天刚蒙蒙亮,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志愿者陈文欣就早早起身,同远在广州的父母视频通话,随后便开始着手进行今天的“垃圾调查”。

  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坐落在海拔4540米的青海省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沱沱河畔,“垃圾调查”旨在推动高原牧区垃圾收运和无害化处置,减缓垃圾对草原和江河水源地的污染。2016年,“长江1号”主题邮局在保护站旁拔地而起,彼此依偎。

  中秋节当天,志愿者们照常将保护站和邮局打扫干净,随后进行“垃圾调查”,分类回收、打包牧区的垃圾,记录周边环境、气温、水位等变化,拍摄照片和撰写日记上传网络。

  “出发前,我们就知道得在保护站过中秋节。虽然这里没有热闹的聚餐,没有车水马龙的繁华,但坚守在长江源头有着别样的意义。”陈文欣说。

  每天早上9点半和下午4点半,无论刮风下雨,志愿者们都要沿着青藏公路,对唐古拉山镇周边的商户进行“垃圾调查”,并且沿途捡拾垃圾。之后再对保护站收集的垃圾进行分类,易拉罐、塑料瓶、纸箱等要被归置整齐,并用绿色塑料袋打包。

  “保护站有限的资源限制了垃圾处理能力。为此,我们开设了‘垃圾换食品’活动,牧民每上交一定数量垃圾就能换取一定金额购买生活日用品,”保护站管理员赵妙介绍,“我们也提前用绿色塑料袋打包好了各类垃圾,希望在中秋节期间,鼓励过路汽车司机帮忙将垃圾转运到附近城市。”

  身披红装的保护站与布达拉宫外表相似,加上志愿者们帮助牧民守护了草场和当地生态环境,乐于助人,“长江源头的小布达拉宫”称号在当地不胫而走。

  赵妙告诉记者,保护站所有项目的资金和开支都来自社会援助,在无特殊情况下,志愿者们每一顿伙食都是一菜一汤。即便在中秋这天,也只加了一两道荤菜。

  “往年都是和父母一起过中秋,自己也会做一些月饼,和亲朋好友玩一种‘玩会饼博状元’的游戏。”来自福建厦门的志愿者林燕玲笑着说,在中秋节前一天晚上,头疼得睡不着,深夜梦到了父母,“哭醒了”。

  正午时分,沱沱河畔的寒冷和静谧一如既往。志愿者们齐坐在“长江1号”主题邮局玻璃窗前,桌前摆放着从镇上商店买来的月饼,大伙儿边吃饭,边聊起了志愿生活的趣事儿。月饼有限,大家就分着吃,其乐融融。

  “我们想为自己的信念做一点事情,坚持自己的选择就不会放弃。”林燕玲说,虽然这个中秋有点“清淡”,但能与这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过节,心里很暖,很幸福。

  “上了昆仑山,进了鬼门关;到了沱沱河,不知死和活”。这句民谚仍在当地流传。尽管高寒,尽管缺氧,但是从2012年建站至今,很少有志愿者中途退出,他们以自己的方式乐在其中。

  “往年唐古拉山镇的沱沱河边、青藏线沿途垃圾泛滥,通过保护站这几年的努力,现在很难再见到大片的垃圾。”赵妙说。

  饭后,赵妙按照惯例总结了今天大家的节日感悟,在日记本上写下这么一段话:“沱沱河边的日子像河岸边上的鹅卵石,河水褪去后闪闪发亮,让人忍俊不禁,无法忘怀。我们像微弱的火种,想为这片离天空很近的地方带来一些改变。时间虽短,但光芒不熄,我们要将这种光芒带回家乡,播到更多人的心里。”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洪泽湖“黑水”:跨境而来,责不过界?

洪泽湖“黑水”:跨境而来,责不过界?

记者调查发现,由于跨境污染治理压力、动力及能力“三力”不足,上游部分地区“以邻为壑”,以泄洪来泄污的现象时有发生。

·医养结合试点遭遇“资源尴尬”

中国铁建:助力非洲经济起飞

中国铁建:助力非洲经济起飞

“现在,我们从奎托坐火车,向东可到边境城市卢奥,往西直抵洛比托港,比乘坐汽车要快得多,也更划算。”

·国家烟草建定点扶贫农特产品销售新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