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汽车生命周期温室气体及大气污染物排放评价成果发布
2018-09-05 作者: 来源: 新华网

 

  9月3日,汽车生命周期排放评价研究成果发布会在京召开。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了《汽车生命周期温室气体及大气污染物排放评价方法》团体标准,基于该评价标准完成的《汽车生命周期温室气体及大气污染物排放评价报告2018》同时发布。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侯福深对该项目的研究背景做了深入介绍。当前新能源汽车在我国快速推广,但其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仍存在争议,亟需建立科学统一的汽车生命周期排放评价方法,发布客观中立数据分析结果以达成共识。“为推动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绿色发展,工信部委托中汽学会组织行业力量,开展汽车生命周期排放评价研究,推动建立权威结果定期公开发布机制并开展下一步政策研究。”

  《汽车生命周期温室气体及大气污染物排放评价方法(T/CSAE 91-2018)》 团体标准规定了汽车生命周期温室气体及大气污染物评价方法的术语及评价方法框架。标准定义了汽车生命周期包括汽车燃料周期和汽车材料周期,其中汽车燃料周期包括汽车燃料周期上游(WTP)和汽车燃料周期运行阶段(PTW)两个阶段;规定了汽车生命周期评价的计算方法、评价流程、数据确认与更新、评价结果与发布等内容。标准中大气污染物排放因子考虑了细颗粒物(PM2.5)、氮氧化物(NOX)、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二氧化硫(SO2)。

  《汽车生命周期温室气体及大气污染物排放评价报告2018》主要对汽车乘用车和纯电动乘用车的汽车燃料周期进行了评价。在仅考虑汽车燃料周期(包含汽车燃料周期上游阶段和汽车燃料周期运行阶段)的情况下,关于汽车生命周期温室气体及大气污染物排放评价的主要研究结论和建议如下:

  1. 纯电动乘用车具有明显的温室气体减排效益。从总体车队平均水平来看,纯电动乘用车相比汽油乘用车已显现出一定程度的温室气体减排效益(减排比例约35%);从本研究选取的不同级别典型车型的分析结果来看,与汽油乘用车相比,各级别纯电动乘用车的温室气体排放均低于其对应级别的汽油乘用车。未来随着中国上游电力生产逐步低碳化,新能源汽车将表现出更加显著的温室气体减排效益。

  2. 持续推进车辆的小型化发展对汽车产业总体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汽油乘用车和纯电动乘用车,不同级别典型车型纵向对比来看:小型乘用车燃料周期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大气污染物排放均低于中大型乘用车。

  3. 纯电动乘用车可显著削减VOCs和NOX排放,未来通过加强纯电动乘用车的能耗控制将进一步带来一次PM2.5和SO2的减排。从车队平均水平和典型车型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分析结果来看,相对于汽油乘用车,各级别纯电动乘用车的VOCs和NOX减排趋势明显;部分纯电动乘用车的一次PM2.5和SO2排放可能会略有增加,但随着更多节能技术的应用,纯电动乘用车的能耗将进一步降低,从而带来一次PM2.5和SO2的减排。因此,电动汽车的能耗水平直接影响汽车生命周期的排放,在推进电动汽车发展的过程中应加强车队及单车能耗控制。

  4. 发展纯电动汽车将有助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从对当前空气质量的影响来看,VOCs和NOX是城市PM2.5和臭氧的重要前体物,相对汽油乘用车,纯电动乘用车可有效地削减VOCs和NOX排放;未来随着电力清洁化和高效工业除尘、脱硫技术的应用,电动汽车也将带来一次PM2.5和SO2的排放削减。

  侯福深表示,本次研究仅涵盖了汽车燃料周期的温室气体及大气污染物排放评价结果,未来,研究工作组将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更多工作:(1)汽车材料周期排放评价研究;(2)全国重点区域的汽车生命周期排放评价研究;(3)出租、公交、物流、共享出行等重点领域的两类车型排放的比较研究;(4)天然气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等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汽车生命周期排放评价研究;(5)新能源汽车推广对人口密集区域的城区空气质量(特别是PM2.5浓度)和人群健康的影响研究等工作。以期该评价研究对各地区制定本地规划、对车企、甚至对未来行业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客观依据。能够对国家层面未来制定实施汽车碳排放相关政策提供技术支撑;能够指导地方政府科学开展本地区推广新能源汽车环境效益评估,并根据本地排放因子的实际情况做好新能源汽车的选型,确保取得更好的环保效果;指导汽车企业开展评估,提升产品技术水平。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船舶工业全面开放 “鲶鱼”或促高质量发展

船舶工业全面开放 “鲶鱼”或促高质量发展

全面对外开放,有利于我国船舶工业进一步获得海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也将加速我国造船行业的优胜劣汰。

·中小房企资金承压藏隐性风险

央企重组布局渐浮水面

央企重组布局渐浮水面

今年央企领导层的调整力度和密度都是空前的。截至目前,今年已有至少42家央企进行了176位领导人员职位调整。

·国有企业实施中长期激励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