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给校外培训降温需疏堵结合
2018-07-16 作者: 记者 陈伟/整理 来源: 经济参考报

  “超纲”“拔高”改换名目避开敏感词,防暗访“假关门”应对检查,大量“无证无照”的培训机构隐匿存在。近期,记者在南京、武汉、成都等地调查发现,严令整治之下,校外培训机构不仅依然火热,还出现了一些新动向。

  另据报道,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报告显示,中小学阶段学生的校外培训总体参与率为48.3%(参加学科补习或兴趣扩展类培训),参与校外培训的学生平均支出约为5616元。

  网民“刘庆传”认为,为减轻学生负担,教育部门禁止学校补课,压缩学生在校时间;可校内负担减了,家长却不得不花更多时间和金钱去校外补课,这种现象值得重视。培训班火爆的重要原因是“别人去补了我也得去补”的“剧场效应”。给培训班降温,需要有关部门重拳出击,也需要家长理性一些,不要盲目跟风。

  网民“俞洲”称,作为校内教育的有益补充,校外培训机构本身并无“原罪”,既不能管死也不能放任。一方面要合理设置准入门槛,在资质审查、办学条件和办学要求上制订适合实际的标准,积极引导校外培训机构通过正规审评进入市场,规范办学行为,明晰业务边界。另一方面,要加大对违规的处罚力度。只有对违规违法的培训机构和“挣黑钱、挣快钱、挣昧心钱”现象零容忍,重拳出击,严肃查处,做到不枉不纵,才能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

  网民“汪明”提出,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切实减轻学生课外负担,尤其需要从国家层面深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积极传递素质教育导向。要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杜绝将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结果与中小学招生入学挂钩;要深入推进中、高考改革,充分发挥考试招生的引领和导向作用。从考试内容改革看,中、高考改革都要减少对单纯记忆、重复训练内容的考查,更加注重和强化能力考查;从招生录取机制改革看,要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逐步引入招生录取环节,破除招生录取“唯分数论”。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最严驾考”反成部分驾校谋财之道

“最严驾考”反成部分驾校谋财之道

驾考难度升级的同时,个别“神通广大”的驾校考场却暗地里为考生提供包过服务,只要花费数千元,就能在考试现场提供“技术支持”,大玩潜规则牟取利益。

·同质化泛滥“杀伤”会展经济

降费提效 天津港“断腕”启动新一轮改革

降费提效 天津港“断腕”启动新一轮改革

不久前,天津港正式启动新一轮改革,降费提效是此番改革的主基调。天津港试图通过此举,在求得自身发展突破的同时,也为外贸进出口企业打造更为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

·建成世界一流黄金企业并非“一蹴而就”